第二十章 来使

张鼎面带欣赏之色,看着眼前这个身宽体壮的、燕颔虎颈的威武将领,非常满意,这样的汉子一看就能打。

“武将军,请坐!不知贺总兵派你前来有什么要事?难道是为了南边的大西军?需要我等相助?”

张鼎不搞那些弯弯绕绕,直接大马金刀坐在主位,就问他来意。

“提督是个直爽人,那末将也不做小儿姿态,其实贺总兵乃是托我前来解释一番,此前投降建奴只是权宜之计。您也知道,他受命驻守一方保护汉中百姓,可是李自成说走就走,将军民都抛弃在了汉中,贺总兵那时正在抵抗张献忠的入侵,他万不敢两线作战,故而只能投靠建奴,保北线平安。

之后待贺总兵从四川大胜归来之后,竟发现建奴被提督从关中赶走,如今又收到了大顺皇帝登基的消息,这才特意前来恭贺。”

武大定真挚地说道,其实贺珍虽说刚打败了孙可望率领的三万大西军,可是大西军再怎么说都有三十多万精兵,除了与云贵、川南等地的明军缠斗之外,足以再次调派十万大军进攻汉中。

更别提贺珍对于自己降服建奴实在是有些羞耻,如今见张鼎势大,他又要陷入两面作战,于是心一横准备归顺在凤翔军麾下。

“贺总兵在回到汉中之后,已经立刻召回了进攻陇南的马科,希望提督能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马科的擅自进攻。贺总兵说了,只要提督您能保证汉中府无恙,他就忠心归顺与您。”

武大定着重提到了归顺张鼎,而不是大顺朝,这令端坐在为首之位上的张鼎挪了挪屁股,有些心动。

“哈哈哈哈,有贺总兵这样的英雄豪杰前来助我,我张鼎又怎能拒绝他的好意呢?只不过金牛总兵马科攻我陇南之地,若不是我麾下大将郑建章拿命死守,怕不是他都已经截断后路,导致我西征之时大军败了。”

张鼎一副高兴的样子,嘴中却传来问责之话。

“提督错怪贺总兵了,马科本就与贺总兵不对付,此前清廷的确下令命汉中府大军策应西北左勷等人,只不过当时贺总兵急着前去迎战孙可望,就将此事交给了马科,让他进攻做个样子就行,谁料到此人暗中收了鞑子的密信,对于攻打陇南十分热心!!”武大定急的满头大汗,赶忙出声解释。

“哈哈哈哈,武将军不必如此,本督只是怪罪马科这种小人,你与贺总兵这种英杰我自然从未怪罪过你们,你起来吧。”

张鼎脸色转阴为晴,笑呵呵的亲自下去将武大定扶起,他自然知道贺珍不像武大定说的这么无辜,但将汉中府收归凤翔军麾下确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儿。

“只是本督还有一虑,那就是我麾下如今人才匮乏,想让武将军过来帮我,又恐驳了贺总兵面子,这该如何是好?”

张鼎摇了摇头装作懊恼的模样。

“提督误会了,在下只是客座于贺总兵麾下,其实末将在汉中还有一支三千人的小营,您若是让我来帮您,只需要我告别贺总兵一声即可。”

武大定也是个爽快人,直接表现出了一副惊喜的样子,他连条件都不讲了。

“好!武将军豪气,不如这样,你先下去洗漱一番,我派人准备宴会,咱们今晚好好的畅聊,不醉不归!”

张鼎又收了一员良将,心中暗自窃喜,他抱着武大定的肩膀显得非常亲昵。

“那末将就先下去了。”武大定既完成了贺珍托付他的事儿,又觅到了明主,心满意得之下麻利的跟随侍卫前去洗漱。

过了一会儿,武大定赶赴宴席与张鼎等凤翔军将领聊得很是投机,心中对于张鼎等人的陌生感降低了一些。

之后他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清晨立马启程前往汉中告知贺珍好消息,顺便将自己的人马都带到关中来,彻底归顺于凤翔军治下。

而张鼎这边也没闲下来,因为西安府又迎来了新的使者。

“蓝田伯,您以残破之兵击溃建奴精锐,声震川陕之地,令吾等万分敬佩。末将乃是大同防御使,制将军张天琳的堂弟张良臣,特意代替我堂兄前来觐见新帝。”

秦王府承运殿中,刚赶来的使节正在行军礼面见张鼎,其中最为年轻英武的就是眼前这位制将军张天琳的堂弟张良臣。

“末将乃是太原防御使、文水伯陈永福的长子陈德。”

“下官乃是山西节度使韩文铨,特来投靠朝廷。”

另外两人,又黑又壮的是陈永福的长子,另一个则是此前与张鼎曾在太原城外有过一面之缘的山西节度使韩文铨。

他倒是没有如原轨迹那样与陈永福血战牺牲在太原,而是因为张天琳没有死于姜镶之叛,被张鼎所救。

张天琳的脑袋十分灵活,他自知不敌建奴大军,遂撤离大同之后特意写信数次劝说陈永福与韩文铨,他们俩这才决定与张天琳一同撤往山中继续对抗满清朝廷。

他们两部从太原撤离之后逃往了晋西北的吕梁山区,活跃在了临县、岚县、兴县、孟家峪、静乐县、宁化所一带,凭借着地利抵抗起了建奴。只是随着多尔衮调兵遣将命令唐通部会和马国柱、吴惟华、石廷柱等部共四万多人围剿陈永福、张天琳部两万人,导致他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

幸亏淮候刘国昌与平南伯刘忠也转移到了汾州的山区,永宁州、青龙渡、宁乡县、吴城县、石楼县、永和县附近,他们也有两万多人马,一下子就缓和了陈永福、张天琳南部的压力。

虽然刘忠与刘国昌同样有巴彦、巴哈纳三万人的围剿,可是他们的抵抗地连成了一片,倒也是足以与鞑子僵持。

所以陈永福与张天琳这才十分在意刘忠、刘国昌的看法,毕竟他们两人对于归顺凤翔军其实没什么意见,反正都是自己人,只要不是投降关外建奴即可。

但刘忠与刘国昌却不这么想,他们俩十分不满张鼎这种资历非常之浅薄,甚至连老兄弟都不算的人能坐在他们头上,这才万分抵触。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们两人所占据的地盘距离平原近一些能搞到粮食,不似陈永福、张天琳两部太过位于吕梁山深处,缺少粮草之下才这么急迫的想要破局。

于是陈永福与张天琳两人在柳锦城数次书信劝告之后终于下定决心,立马派遣亲信之人前来商议归顺大顺新朝之事,他们也没什么过分的要求,只要张鼎能保证他们两人对本部的继续领导与足够的粮草供应即可,张鼎对此自然没有异议。

至于原山西节度使韩文铨则是因为山西丢失之后,他一个主管地方的文官一直没什么用处,如今听闻新帝登基,便想着跟随张良臣一同而来,看看自己能不能出些力。

“文水伯与张将军既然看得起本督,我自然不会亏待他们,定会将你们缺粮的事儿解决掉。至于刘忠与刘国昌,人各有志我也不强求他们,只要不当汉奸,一切都好说。”

“至于韩节度使,您来的太及时了,朝廷正缺人才,尤其是您这样经验丰富的贤官,正是陛下急切需要的忠臣。”

“……”

张鼎与张良臣、陈福等人寒暄了一会儿,便令他们下去休息,待隔日朝会再决定具体安排。

之后西安城又迎来了一些人马,他们大多都是散落在秦岭山中,或者潼关以东的大顺军小部残军,由于他们之中有很多百战老兵。张鼎没有嫌弃他们一个个肮脏瘦弱的身躯,而是特意将他们收拢起来,考校一番之后,整编进凤翔军。

这些金子中最有价值的人乃是猛将孙守法,他本是西安府临潼县人,骁勇能战,好用铁鞭。曾在太子太保、左都督曹文诏部下任游击,擒杀了流贼点灯子、不沾泥等,更是在黑水峪之战活活生擒了闯王高迎祥。

在原历史中,豪哥带大军入川之后,留在陕西的鞑子兵相当单薄。于是,一些抗清武装乘时而起,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有贺珍、武大定、孙守法等部。

他们反清是以复明为号召的,其中顺治二年孙守法以秦王的儿子为“秦王”,在顺治三年刷告示称弘光年号,并且趁着大顺军光山伯刘体纯率部由河南进入汉中之际,同贺珍一齐与他会合,孙守法也自称五省总督掀起了各地的反清浪潮。

之后他与刘体纯、贺珍等部攻克兴安州,建奴守道、参将等官被俘。

可惜正当陕西各地抗清运动高涨的时候,鞑子先后派遣何洛会统领大军入陕夹击。孙守法势单力孤只能退回五郎山,随后到了八月份,武大定败于兴安境内。王光泰败归郧城,又败走房、竹。如此一来孙守法无奈只能败逃石子城,走长安石鳌谷并破宁州,与高勋等据兴安州的乔麦山伺机而动。

建奴自然不会忽视这一股反清力量,于是多尔衮命令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引兵攻之。四月八日,建奴在林中设伏,以轻骑诱孙守法杀入,想要将他擒之。孙守法自知大势已去,却未苟且投降,而是执铁鞭愤而格杀鞑子数十人之后才力竭而死。

所以孙守法此人乃是当之无愧的猛将悍将,其行为当得上民族英雄,国之栋梁,在人品上他也比这个时代大多数将领好的多。

故而张鼎一见孙守法就对其甚是喜爱,不仅仅是因为他相貌堂堂、身材高大,勇武过人,而是他的事迹让张鼎对其十分信任,试问一个死都不愿意投降建奴的人,张鼎不重用他还等着干什么呢?

其实这样的英雄,这样的小股部队还有非常多,他们大多数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籍籍无名,可是正是这些英雄存在,他们所做的事儿才能鼓舞一代又一代华夏的好儿郎反抗。

“孙将军,你这样的猛将能带军从郧阳府一路杀过来投奔我,真是太令本督感动了!”

孙守法此次听闻张鼎在关中之威,特意带了本部五千多人从郧阳府一带穿越秦岭前来投奔张鼎。

“提督谬赞了,鞑子入侵神州,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末将能跟在您这样的大英雄麾下对抗建奴,也是末将的荣幸。”

孙守法郑重的看着主位上长须美髯、剑眉朗目、鹰扬虎视、却又宽厚稳重的张鼎,觉得他颇具人君之相,反正比他此前见过轻浮的新帝更像皇帝。

于是心中也多了一些恭敬,两人王八对绿眼,都觉得觉得对方顺眼。

“孙将军何必客气了,咱们都是老乡,临潼县紧挨着蓝田县,如今尔又来投靠我,真可谓是亲上加亲啊。”

张鼎觉得坐在主位上太过生疏,遂走下案台,坐到了孙守法身边,两人热切的聊了很长时间,直到张鼎有些乏了,孙守法这才有眼色的请辞。

而张鼎忙碌了一天,也终于能摊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