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诸葛第一计

一秒记住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诸葛巡短暂地愣了一瞬,旋即眸光中放出异彩。

“真哒”

蔡蔻点点头,“虽未号脉,却也基本确定。”

诸葛巡执过蔡蔻之手,轻轻摩挲,“好呀,我诸葛巡要当父亲了,诸葛氏也后继有人了,夫人,今日开始,就别去沾那厨事了,我再去寻个江陵的厨子来。”

“夫君,早期不打紧的。”蔡蔻笑道。

“诶,不可轻视,这事听我的。”诸葛巡决断道。

心情甚好,嘴角止不住的上扬。

“夫君,那纳妾之事”蔡蔻又提起这茬。

诸葛巡心中不由琢磨,蔡蔻这是认真的吗

再说,诸葛巡觉得自己又不是什么色中恶鬼,真不至于。

于是回道“为夫此前多年,不也是一个人,忍耐忍耐就过去了。”

蔡蔻微不可察地一笑,自己夫君如此,她自是喜闻乐见。

不过她却懂得,身为家中主母,她的职责就是照顾好家主的方方面面,自然也包括那方面需求。

她还知道,条件稍差些的家族,若妻子怀孕,这项需求基本是由通房丫鬟来满足的。

有条件的,一般会纳妾,如此这般,方能多生子嗣,给家族添丁。

所以为了诸葛氏着想,蔡蔻还是坚持了一下,她抽回手,反握住诸葛巡。

“夫君,此为大事,便由妾为夫君分忧吧。”guwo.org 风云小说网

诸葛巡没有多言,无声地点头。

还能如何呢,只能默默承受了。

天气转冷,诸葛巡虽少外出,但天下事也会陆陆续续传到自己手中,诸葛巡明白,这是三弟的线报开始发力了。

周瑜撤兵,吕布撤兵,张郃高览二将投曹,曹操还许都,这些碎片联系起来,便勾勒出了中原战况。

曹操正与袁绍进行一对一的决战,而二将投曹,又似某种信号,或许袁曹之间的差距,正在悄然发生倾斜。

不知为何,诸葛巡有些不安,中原这场对决,他是希望袁绍胜的。

原因很简单,袁绍应该比曹操好对付得多。

可惜了围曹大计,没成。

这也没啥说的,袁绍连自己内部都整不明白,心腹大将都开始投敌了,还指望他联盟天下诸侯呢。

诸葛巡自出屋中走出,垂手立于庭前,望着昏暗天色,一阵冷风抽来,令他寒意四起,不由裹紧了氅衣。

一片雪花晶莹落下,在地上化作一小点水,建安五年的第一场雪,开下了。

这便意味着,三弟那边,刘表与黄祖,恐怕要开始行动了。

江夏郡,蕲春江域,成百上千的船只,顺流而下,蔚为壮观。

长沙郡,醴陵山道,骑步车混编的兵马,绵延十数里,后方还未出醴陵县,前者已入豫章的宜春县境。

经过数月筹备,刘表与黄祖皆觉得与其试探性进攻,不如一鼓作气,水陆并进,拿下豫章郡。

江夏军精锐尽出,光水军便有三万余人,而长沙郡方向,黄忠率先锋军一万,其后还有两位从子,刘磐与刘虎,各率两万大军,随行。

武陵太守蔡勋总揽粮草补给,征发民夫达数万人。

这是刘表自入主荆州之后,发起的最大规模战役。

与之相比,昔日与袁术战,与孙坚战,还是与曹操战,皆不过尔尔。

大江滚滚东流,一艘特别高大的楼船上,一位白衣少年站定风中,毛领氅衣被大风鼓得烈烈作响,但他手中却依然不合时宜地持着一把羽扇,合胸贴着,避着大风。

在少年身旁,是一位身形高大,身披丧衣的老将,一手拄着大剑,一手指着前方。

“此出下雉,便是离了江夏地界,北为庐江寻阳县,南为豫章柴桑县。”黄祖指引着,替诸葛亮介绍地理。

黄祖另一侧是一位高大身影,一袭银甲,头裹白巾,手杵一柄长戟,上方白缨随风跃动。

“黄公,再行半個时辰,便入彭蠡泽了,徐盛水军,便驻于南岸,周瑜水军则驻于下游皖口北岸。”

甘宁说着又指向南岸,“另外,太史慈业已归还豫章,驻于历陵海昏二县,北可驰援柴桑,南可驰援南昌。”

经过数月准备,无论黄祖刘表,还是孙策周瑜,对双方兵力的主要动向,皆是摸得比较清楚的。

孙策遇袭之事发生后,黄祖派人多番探究,一直没有消息,更没有想象中的死讯传出。

黄祖知道江东的水,比想象中的要深,后经诸葛亮多番分析,黄祖愈发觉得不对劲起来。

孙策可能不仅没死,还活得好好的。

诸葛亮是通过太史慈与周瑜的调防之中,得出的结论,黄祖很认可。

想象中的江东乱局并未发生,隔岸观火的期望落空。

另一边,江东期望的江夏暴走,冒然进攻的状况,也没有发生。

可以说是双方预期双双落空。

不过,抛开阴谋诡计不谈,黄祖对此战还是信心十足的。

这信心来自于黄氏水军的战船不断改进,还来自于天时地利。

此时冬季,江水流小而平稳,十分利于自上游往下攻击。

而且从鄂县到柴桑的江段,恰好是西北至东南走向,可谓顺风又顺水。

无论战船行进,还是箭矢激发,乃至火势蔓延,皆是占尽优势的一方。

江夏水军来势汹汹,江东诸将也知道优势在黄祖一方,与之硬碰并非明智之举。

而且黄氏如此阵仗,江东也是始料未及的,先前做了准备,一直盼着黄祖速攻,但一等就是数月,什么都没等到。

等渐渐松懈了,忽地发现江夏水军竟倾巢而出,不管是前线的朱治徐盛,还是远在吴郡的孙吴两家人,都有些始料未及。

江面上,仅有寥寥数艘小舸,一路刺探敌情,不停的将江夏水军的位置报到柴桑。

而柴桑县内,伴随雪花般飞来的信报,江夏水军节节逼近,县长徐盛与朱治等人一个个愁容满面。

毫无疑问,此战会是一场大战,吴郡那边的态度,很重要。

朱治虽然知道一些内情,但是不多。

“朱兄,主公杳无音信,其弟亦无发声,即便是吴夫人与吴将军之信,也迟迟未到,这仗,我等该如何打”

徐盛清楚,被动应对,只会愈加被动。

朱治握拳撑着,眉头微皱,只回了一个字。

“等”

身后董袭道“将军,江夏水军节节逼近,要不先通知太史将军来援”

朱治又回“黄祖势大,却是水军,此战真正棘手之处,乃在宜春,如今尚未开战,焉能分子义的心。”

“黄祖倾巢而出,在江面之上定难转圜,不如以小舟阻击,拖延时间。”

说话者是立于董袭身侧的少年,裹着红色幅帻,白皙的面庞下又是胡须拉渣的,不过最惹人注意的是他那双眸光发亮的眼睛,好似燃着火一般。

此人正是凌操之子,凌统,父亲死后,他便接手了父亲旧部。

“公绩,吾知汝勇气甚佳,但江夏此番来势,不似过往,正因黄祖难以转圜,我方才无可趁之机。”朱治道。

朱治认可凌统,认为其勇丝毫不逊其父,但说到水战,凌统毕竟年轻。

“为何”凌统问。

朱治想到一个成语,反问“螳臂当车,螳有勇乎”

凌统无言以对,只是意外朱治会如此比喻。

“陆战或有士气之说,但水战,特别是大规模水战,靠的是战船精良,矢石激发,更靠因势利导,区区小舸,焉能与战船抗衡,何况逆风逆水。”

“难道我等只能坐以待毙”凌统反问。

朱治摇头,看着凌统一笑,好似让少年别这么紧张。

“柴桑虽算不上坚城,却尚能坚守一二,敌强我弱,当固守待援。”

徐盛与董袭,也不说话,只能点点头。

大江上,楼船速度继续放缓,江面倏然变得数倍开阔。

“黄公,我军已进入彭蠡泽,右侧那处苇地之后,便是柴桑城。”甘宁道。

黄祖点头,转向诸葛亮一侧,继续甘宁的话,“彭蠡泽异常开阔,几乎将柴桑包围而进,在其东南,便是赣水、余水、鄱水汇入之地,豫章治所南昌,便在赣水下游。”

诸葛亮往日通过舆图了解豫章地理,不过听黄祖实地介绍一番后,更加心中有数起来。

他望着柴桑县方向,若有所思。

“黄公,为何不见江东水军”甘宁好奇道。

平日里,江东水军在江夏境的流域中,都猖獗的很呢,这回都顶到他们门牙上了,反倒没了踪影。

黄祖哂笑一声,不屑道“自是明知不敌,躲起来了,江东鼠辈,只擅偷鸡摸狗,我大举而来,他们便鼠形毕露了”

“那我军是否登岸”甘宁进而问。

黄祖望向诸葛亮,他想听听年轻人的意见。

“贤婿以为如何”

诸葛亮迎风而立,望着波光粼粼的江面,这算是自己第一次实战献计吗

诸葛亮侧身,回黄祖道“黄公,我方利在水战,不可自废武功,柴桑既在彭蠡泽半围之中,正好封其水路。”

诸葛亮羽扇遥指南面,“再命一队水军溯赣水而上,剑指南昌,可与汉升遥相呼应,届时江水以南,赣水以西,皆是黄公囊中之物。”

黄祖听着,连忙唤来舆官取过舆图,摊在甲板上就看了起来。

诸葛亮也蹲下,以扇划出一片区域,“黄公且看,汉升擅陆战,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若内援,可分兵伏之,而江外援兵,难逾黄公封锁,此乃必胜之法。”

黄祖看着诸葛亮画出的那道包围圈,不由双眼放光,隐约间,他体会到了一种兵法中十分稀缺的存在。

诸葛亮所谋,正是取势。

己方已有水军陆军双重优势,若再取得这必胜之势,岂不是势如破竹。

此战,成矣

黄祖大喜道“贤婿见识独到,兴霸传令,依贤婿之局,今日内封锁柴桑。”

甘宁也是看明白了端倪,这个圈,画得不可谓不大,当他还在着眼柴桑一城之地时,这个少年竟已谋划了全局。

他重重地肯定地回了一句“唯”

瞧甘宁的兴奋劲儿,黄祖觉得好笑,不由自主地裂开嘴,花白胡须迎风飞扬。

诸葛亮只是寥寥数语,就让这场以决心驱使的大战,异常明朗。

黄祖与刘表的共识,那就是夺取豫章郡,决心很大,投入的资源很多,水陆并进视作方略。

说起来,甘宁也是诸葛亮兄长诸葛巡特别举荐的。

这么看,诸葛氏这门姻亲,还真是意义非凡呀。

当初他还怪黄承彦武断来着的。

现在看,黄承彦的眼光,可比自己好太多了。

再想到黄氏如今的境遇,月英能有这样的夫君,也算是黄氏之幸了。

诸葛亮见黄祖笑盈盈地看着自己,目光却有些出神,不难猜到,他又在想儿子了。

黄祖确实在想儿子了,若是黄射在,黄氏与诸葛氏结盟,黄氏必能跃居荆州四大族之首。

可惜没有如果。

诸葛亮感受到黄祖的落寞,轻叹一息,没有劝慰。

甘宁传令,战船驶入彭蠡泽中,从江水,到庐山,将整个柴桑县包围而进。

徐盛与朱治接到江夏水军的动向后,先是困惑携如此大势而来,却不趁势取柴桑

何意啊。

想把柴桑困死

这无疑想多了,这不是围县城,而是围了一个整个县域,断粮逼降的战法,也不是这种围法的。

所以朱治与徐盛,皆是看不懂江夏水军用意。

不久之后,驻扎历陵的太史慈也收到了江夏水军的情报封锁彭蠡泽

太史慈本就要兼顾柴桑与南昌,江夏水军这一举动,顿时令他有很强的不良预感。

好似江夏水军不是冲柴桑来的,而是冲他来的一般。

黄祖军滞留彭蠡泽,一晃便是两日,也不登岸,更没进攻,就在朱治徐盛愈加费解之时,太史慈却被一支溯赣水南上的黄祖军点醒。

黄祖的目标,是南昌

这两日,黄忠在南线一路攻城拔寨,如入无人之境。

宜春新淦等没什么守军的县接连被克,梅开二度的西城百姓更是直接打开城门迎接黄忠。

西城过后,便是太史慈驻军三千的建城。

黄忠也是头一遭,遇到了像样的抵抗。

暂驻于建城外,黄忠收到了黄祖的密信。

粗看一半,黄忠便回到前头,重新细细地看一遍,嘴里不停喃喃“妙甚秒”

“传令全军回师新淦”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