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干涉内政?打!

一秒记住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吴夫人与吴景想法十分理想,甚至不愿意告诉周瑜。

在他们看来,不告诉周瑜,周瑜的反应才会更加真实,江东的“危局”更甚。

这样,对手才会按捺不住,把握时机,最终落入陷阱。

所以,瞒着周瑜以及江北诸将,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诸葛亮与黄祖商议后,觉得坐看江东乱局,才是上上之选。

黄祖的选择,进而会影响到刘表与黄忠的选择。

莫说诸葛亮,其实就连诸葛巡,也看明白了江东的状况。

只不过孙吴制造的是假乱局面,而外人以为江东是真乱。

不过在诸葛巡看来,权术这个东西,又哪来的真与假呢

难道江东真的是太平乐土,铁板一块吗

这话鸡都能笑出声了。

玩弄权术者,终将被权术所玩弄,就像蔑视信义者,终将众叛亲离。

只有踏踏实实的耕耘,提升生产力,进而带动综合实力提升,这才是重中之重的。

时间一晃便到了九月中,石韬在廖淳的帮助下,已成功在蔡阳湖阳章陵随县四县设立农学社,用以培训农学农技。

同时,为了配合这一举措,基本掌管郡务的郡丞崔钧发布了一道郡府政令。

在四县境内引起轩然大波。

自建安五年秋征起,秋征粳稻数额翻番,当然,后续也是有细则的。

细则一,凡是种植粳稻的家族或独户,可接受农学社培训,家族人口少于十口者,培训资费由郡府承担。

细则二,接受农学社新式粳稻耕种之法后,若未实现产量翻番,可免于秋征翻番之要求。

细则三,不接受农学社新式粳稻耕种之法,一律按新的翻番后的秋征数额缴纳。

大致意思都说得清清楚楚了,要求,途径,出路,兜底,都给了,剩下的,干吧

不干那就干你

不过诸葛巡与崔钧等人考虑的虽然全面和完善,不过如此大的变动,还是引起不小的恐慌。

许多不顾细则,断章取义的声音开始传播,最后愈演愈烈,或在有心之人的推动下,流言四起。

“听说章陵四县明年要加倍缴粮,新太守也太黑了”

继而开始夸张。

“新郡守诸葛巡上任一年,便将章陵郡全境税赋翻倍征缴,章陵百姓民不聊生”

进而逐渐离谱。

“狗贼诸葛巡,不仅压榨百姓,甚至连豪族都不放过”

“听说,诸葛巡是宦官之后最擅长的就是盘剥。”

然而这些,终日在复阳踏踏实实建设工坊的诸葛巡,却充耳未闻。

复阳县令应正刚刚又抓了十余人,将他们下狱拷问,最后招供,其中半数是蒯氏余孽,还有几人是蒯越从宛城派来的,甚至有一个还是雒阳派来的。

应正将问讯结果整理一番,打算送去给诸葛巡。

自从郡守诸葛巡坐镇复阳开始,他可是一直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别说可疑之人散布不利于府君的话,就算是一条狗冲诸葛巡吠两声,他都要往上查三代,有没有咬过人。

当诸葛巡听完应正的讲述后,也是觉得挺离奇的。

蒯越这就开始反击了

还有曹操,诸葛巡还以为,自己与曹操的关系,顶多就是幕后看不顺眼呢。

哦,不对,自己现在是章陵太守了,在曹操眼里,自己如今是刘表的鹰犬了。

上回还直接令他的郭嘉和徐晃惨败。

诸葛巡稍一琢磨,对应正道“我对这些嚼舌根之人,并无兴趣,不过我觉得有一人,肯定很感兴趣。”

应正问“何人”

诸葛巡笑了笑,“文长已向我抱怨多次,说与徐晃有不犯之约,暂时不能开战,问能不能打蒯越。”

诸葛巡收拢文书,交还到应正手中,“烦劳县君将此书送予魏延,就说曹操与蒯越派人中伤于我,且粗暴议论并干涉章陵郡事,已违背双方不犯之约。”

应正一边伸手接过,又疑虑难消,便问“府君不是说,当务之急乃是积蓄实力吗”

“积蓄实力固然重要,不过将士也是需要锤炼的,文长会有分寸的。”

应正懂了,郡守这是希望魏都尉拿曹军或蒯越军练兵。

“属下这就去办”应正说完,正欲离去,诸葛巡又叫住他。

“应县君。”

“府君还有何事交待”

“令侄应超,是何志向”

应正眉头一皱,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诸葛巡是什么意思。

“府君何意”

诸葛巡换了個说法,“应超满意现在的职位吗若他满足于一县尉,便当巡未开口,若他有更大的志向,在这个位置,或许是在蹉跎岁月。”

应正懂了,当即对诸葛巡躬身进礼,“府君若肯提携,超儿自愿效劳。”

应正是懂应超的,应氏的小辈,也就他最为出众,不然也坐不到这个位置。

县尉在诸葛巡眼中或许是蹉跎,但在多少人眼里,这是无可企及的目标。

诸葛巡也是看出了那小子的心气,他上前扶了下应正,“县君稍待,巡也写信一封,你叫应超一并带去,让他去军中打磨吧。”

“喏”应正喜不自胜。

离开诸葛氏宅邸后,应正急匆匆地将这好消息带去给应超,并催促他立即出发,快马加鞭赶去比阳县。

大争之世,唯有建功立业,方有出头之日。

而之前,毋论袁术还是蒯越,皆看不起小门小户的应氏,只是将他们当做工具人,扔在复阳县这僻壤之地。

而在新郡守诸葛巡身上,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也看到了自己与应氏的机会。

所以在复阳县做了这么多年县令,应正从未如此积极过。

对于诸葛巡来说,看到不错的年轻人,提携一番,既是充实章陵郡的力量,也是充实诸葛氏的力量。

诸葛巡没有世家包袱,用人不讲什么出身与门第。

但反过来,在这种寻常人家看不到希望,底层较为窒息的环境下,诸葛巡的援手,对他们而言无疑就是黑暗中的一道光。

其中喜悦与感恩,也远超诸葛巡理解的那种知遇之恩。

应超听了叔父之言,也是十分兴奋,当即日夜兼程赶往比阳县。

一天一夜后,应超出现在魏延面前。

魏延看着眼前疲惫不堪的年轻人,心想出了什么大事,但打开信一看,着实有些意外。

“我说近日这城中怎么流言四起的,原来是曹贼使坏”

然后看完诸葛巡的信后,不由打量起应超来。

应超大概二十六七的模样,蓄着短须,分外英朗,而且块头也不小,能做县尉,自不是寻常之人。

不过更令魏延好奇的是主君的推荐,主君的眼光,他几乎是无脑认可的。

毕竟连他都不觉得自己行的时候,主君就说他行。

事实战场检验,魏延也没想到自己一介樵夫,还有带兵打仗的天赋。

砍人与砍柴,好像也没什么两样。

现在,他也觉得自己行了。

“应超,你果真愿意投军”

应超点头如小鸡啄米,“属下愿意”

“若我说,你需从小卒做起,以你县尉之职,还愿意否”魏延试探道。

应超自然明白这是试探,当即表态“都尉让我做小卒,我便做小卒”

应超明白,试探也是一种机会,也是一种检验。

意思是只要做好小卒,下面就可以做伍长,做队率,做军侯。

若是做不好,还是回去捉蟊贼吧。

这个回答,魏延十分满意,他自然知道应超的身份,论出身,应超不知比他强了多少,但他依然愿意做一小卒,至少心性是上佳的。

主君看人果然不错。

魏延笑称呼一声,“应兄,你来得可真是时候,先前日日只能对着木桩练习,你一来,又能拿曹军来磨砺我军锐气了”

说罢,魏延当即命人去请各部司马。

不多时,左部司马吴力与中司马龚袭到位,右部司马原本由杨亮担任,不过杨亮现在成了督邮的执法队。

而前后部司马,一直是自己兼任,走了杨亮,来了应超,实际上,县尉空降做一个军司马,也够格的,看完信,魏延就已经知道应超是主君用来顶替杨亮的。

“曹贼明约不犯,却暗地中伤郡守,延身为章陵都尉,护的就是章陵百姓与章陵之主,主辱则臣死,府君或许宽宏大量,可以置之不理,但我等焉能坐视”

龚袭当即道“头,据哨探所报,舞阴县西南十里处,有一新设营地,乃是徐晃所募新兵练兵之地。”

徐晃战败后,战死与被俘者相加,人数近半,另外一半也被解除武装。

不过后来魏延得知,徐晃在舞阴县又新募了一营兵马。

可谓神速,南阳郡的人,虽然逃亡了许多,但与别处相比,还是很多的,光是一句有吃的,投军的人几乎是可以随便挑的。

魏延早看那营兵马不顺眼了。

“如此,便先拿下此营,给曹贼些许教训,龚袭,由你部出兵,夜袭此营。”

“吴力,你部骑兵参战,以为策应,防止舞阴兵马来援。”

魏延分别下令,再看向应超,再度下令“应超。”

“属下在”应超很快代入角色。

“我会命人准备百份文书,向徐晃道明此战缘由,我给你一队人马,直奔舞阴,将文书尽数射入城中。”

“唯”应超重重应命,比龚袭与吴力都要大声。

魏延一笑,旋即道“此事若成,你便是此队人马的队率”

“多谢都尉”

应超欣喜,这,就叫机会

是夜,数支兵马悄悄出城,此时正值九月中旬,虽不是满月,亮度却能勉强看见路。

舞阴西南,一座占地规模颇大的营地矗立月下,营地不仅辕门高耸,其上更是能站人把守,也能做防御和射箭反击。

其余栅栏底下,还夯筑了两尺高的垒土,与其说这是一处营地,不如说这是一处小土城。

此外,营外还有重重鹿角布置,宛若迷宫。

如此布局,基本上可免于骑兵劫营,而为了应对火攻,鹿角与营地之间还有足够的嫌隙,免于火势蔓延。

这便是精心打造的固定军营与临时军营的区别。

对于这些,魏延如何会不知道呢。

谁说我要偷袭了

魏延精锐尽出,明明是来强攻的。

曹营内那帮新募的菜鸟,焉能和他征战数年磨砺出来的精锐抗衡。

当然,魏延最大的底气,就是装备。

曹军新兵的装备以皮甲革甲为主,基本没金属甲胄,兵器也以劣质枪矛为主,一人一把刀都未必分得到。

经过上次缴械,曹军中仅剩的装备,基本转移给了老兵。

这种梯次的兵马,恰恰是练兵的好对手。

魏延避开固定岗哨,借助夜色,在后半夜时,摸近营地附近。

远远可见营中星火点缀,初步摸清状况后,魏延旋即下令“龚袭,你从南门进攻,我率军从东门进攻,吴力策应,以防舞阴驰援,此战不要劫掠,不捉俘虏,以杀贼烧营为任务,速战速决”

“喏”两人齐声道。

魏延再一看应超,“应超,文书之事,便交给你了,务必射入城中或城头。”

“都尉放心,使命必达”

军令即下,各部出击。

不多时,营外突然亮起无数火光,有人擎着火把照亮前路,有人则托举着鹿角,搬开道路,马上也有些人按捺不住,开始往远处的鹿角上射出火矢。

变故一起,营中便警戒声大作,“敌袭”之音四处响起。

魏延之所以选择东门与南门,是因为新兵驻地,便是在大营的东南角,这个营地很大,容纳五营兵马绰绰有余。

警戒什么的,魏延一点也不着急,也不催促,有条不紊地看着部队前进。

他又不是来偷袭的,而是来虐菜的。

而曹营之内,虽然得到警戒,但却依然乱作一团,不知如何应对。

要命的是,他们的校尉,今夜入舞阴向徐晃述职了。

这种状况,一般情况不会发生,首先这是一直新兵,几乎没什么战力,其次他与诸葛巡有停战协议。

再者,营中既无军械,又无粮草,犯不着来偷袭。

再加上岗哨与重重鹿角。

既无好处,又十分麻烦,宛若鸡肋,几乎不会有人找它麻烦。

然而对魏延来说,诸葛巡的意思是给徐晃一些教训,以警告曹操。

既然是教训,就犯不着直接攻打舞阴,那毁了这个新营地,正好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