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少灵殒命玉珠峰

太皓怒目圆睁,直视着少灵,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声音如洪钟般震荡山谷:“少灵,你当真心如蛇蝎,手段狠毒至此!”

少灵冷笑一声,似乎早已预料到太皓的反应,他淡淡地道:“怎么,你现在更想动手了?”

太皓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怒火,他仰天长叹,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苍凉:“我不杀你,自有天道轮回,自会有天来收拾你。”

言罢,太皓转身,决绝地迈开步伐,准备下山而去。他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如此孤独而坚毅。

少灵望着太皓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轻声说道:“太皓,我们下辈子,或许还能再见。”

然而,就在这时,天地之间突然变色,原本平静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玉珠峰上,原本坚固的岩石开始剧烈颤动,仿佛有什么恐怖的力量即将爆发。

太皓心中一惊,回头望去,只见少灵的脸上也露出了惊恐之色。他来不及多想,立刻运起轻功,向山下疾驰而去。

就在太皓刚刚冲出山谷的瞬间,整个玉珠峰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撕裂开来。山崩地裂,巨石滚滚而下,烟尘弥漫,整个山谷瞬间被夷为平地。

少灵的身影在烟尘中消失不见,只留下一声凄厉的惨叫。而太皓,虽然逃过一劫,但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悲痛和惋惜。他知道,少灵已经在这场灾难中丧生,而他们的恩怨,也在这场灾难中画上了句号。

太皓的心,如同天边飘忽的孤云,终于决定踏上归途,重返那遥远而熟悉的地方——“石竹城”。

他背上那把陪伴自己多年的长剑,剑鞘上刻着岁月的痕迹,诉说着无数江湖的风雨。三个月的漫长跋涉,穿越山川,越过荒漠,一路风雨兼程,只为那一抹心中的牵挂。

天山脚下,翠色欲滴,生机勃发。夕阳的余晖洒在“石竹城”的青石街道上,给这座古老的城池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显得宁静而庄重。

太皓穿过熟悉的街巷,脚步匆匆,心中充满了归家的迫切。他的脚步终于停在了那扇略显斑驳的门前,那是他阔别已久的家。他推门而入,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也是家的味道。

太皓疲惫不堪,但他知道,此刻的自己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睡眠。他躺在床上,闭上双眼,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这一觉,他睡得深沉而香甜。梦中,他回到了那个曾经的江湖,与兄弟们并肩作战,驰骋沙场,英勇无畏。那些曾经的欢笑、泪水、挣扎和奋斗,都化作了梦中的碎片,拼凑成了他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了。当太皓再次醒来时,已是三天三夜之后。他睁开眼睛,感受着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宁静。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告别了过去的疲惫和困苦,重新找回了属于自己的力量和勇气。他起身下床,推开窗户,深深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远处,天山依旧巍峨耸立,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土地。

突然间,门扉被急促的敲击声所撼动,那声音如同江湖中的紧急信号,急切而有力。太皓迅速收敛了心中的思绪,大步迈向门前,一手轻推,木门“吱呀”一声敞开。

站在门前的,是“石竹城”的城主苗律。他脸上带着诚挚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仿佛久别重逢的挚友。

“太皓大侠,久违了!”苗律拱手一礼,声音中透露出深深的敬意。

太皓回以一笑,拱手还礼道:“苗律城主,别来无恙。”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透露出历经沧桑后的沉稳与从容。

苗律微笑着继续说道:“太皓大侠,得知你平安归来,城里百姓欣喜若狂。他们自发组织了一场盛宴,想要表达对你的感激与敬仰之情,特意派我前来邀请你,希望你能够赏脸莅临。”

太皓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些淳朴的乡亲们是在用他们最真挚的方式表达对他的欢迎和感激。他点了点头,声音坚定地说道:“好,我即刻前往。感谢乡亲们的盛情款待,真是让我受宠若惊。”

在明亮的日光下,石竹城的百姓们为太皓大侠准备了一场隆重的宴席,庆祝他的归来。他们好像已经得知太皓为他们报了屠城之仇,整个城池仿佛都沐浴在喜悦与欢庆的氛围中,彩旗飘扬,鼓乐喧天。

宴席设在城中的广场上,四周摆满了美酒佳肴,百姓们纷纷举杯向太皓致意,感谢他为石竹城带来的安宁与和平。然而,太皓的目光在人群中穿梭,却始终未能找到琈玉和婴玉的身影。

他心中生出一丝疑惑,便拉住一位熟悉的百姓询问。那百姓告诉他,琈玉近日身体抱恙,感染了风寒,而婴玉则一直在她身边照料。

得知此消息,太皓的心中涌起一阵担忧。他深知琈玉是个坚强的女子,但风寒之症若是处理不当,也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宴席结束后,太皓没有多做停留,立刻前往琈玉的住处。阳光洒在民宅里,将一切照得明亮而温暖。然而,当太皓走进屋内,看到琈玉躺在床上时,他的心却猛地一沉。

琈玉的脸色苍白如纸,双眼紧闭,呼吸微弱。她的身旁放着一碗药汤,但显然她并没有力气喝下。太皓走到床边坐下,轻轻握住她的手,只觉冰冷刺骨。

“琈玉,你怎么样了?”太皓的声音中带着深深的关切和担忧。

夜色如墨,烛光摇曳,琈玉在生命的边缘挣扎,她用尽全身力气,缓缓撑开了那双似秋水般明净的眼眸。当她的视线触及那熟悉的身影——太皓时,她的眼眸深处犹如烟花绽放,闪过一抹难以言喻的惊喜,随即泪光闪烁,仿佛要将所有的情感都倾泻而出。

她苍白如纸的脸庞上浮现出一丝虚弱的微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解脱,几分不舍。她微弱的声音在空气中飘荡,仿佛风中的柳絮,脆弱而又坚定:“太皓……你来了。”她的声音虽轻,却仿佛有千钧之力,每一个字都如同刻在他的心上。

此时,婴玉站在一旁,她的眼神中满是担忧与哀伤。她轻声对太皓道:“姐姐等了你很久了,她一直在等你。”婴玉的话如同针尖般刺入太皓的心头,他只觉得心中一阵钝痛。

太皓轻轻坐在床边,婴玉默默地退了出去,将这份沉重的对话留给了他们两个。琈玉的气息已经变得短促而急促,她艰难地开口:“太皓……我……我快不行了。富明……他还需要照顾……你一定要帮我。”她的声音虽然微弱,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太皓的信任和期待。

太皓紧紧握住琈玉的手,他的眼中充满了痛楚和不舍。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坚定:“琈玉,你不会有事的。你只是得了风寒,很快就会好的。我们会一直守在你身边,直到你康复。”

然而琈玉却轻轻摇了摇头,她的脸上露出一种看透生死的平静:“我自己的身体,我清楚得很。太皓……我时日不多了……但我唯一的牵挂就是富明……他还那么小……你一定要帮我照顾好他……”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恳求与期盼。

太皓的眼眶红了,他紧紧握住琈玉的手,声音哽咽:“我答应你……我会照顾好富明的……我会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疼爱的。”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与承诺。

琈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安心的微笑,她仿佛卸下了所有的重担,终于可以安心地离去了。她的眼眸渐渐失去了焦距,仿佛星辰陨落,最终归于沉寂。

琈玉离世之际,天地仿佛也为之黯然失色。婴玉如断线的风筝,无助地坠落在悲伤的深渊,她痛哭流涕,声音哽咽,仿佛要将所有的哀痛都宣泄而出。她的泪水如同滂沱大雨,淋湿了衣襟,也淋湿了她的心。

而富明,虽然心智尚未完全开化,但母亲的离去却如同晴天霹雳,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心灵。他没有哭,那双清澈的眼眸中充满了茫然与不解,但他知道,那个温柔抚摸他头发的母亲,那个为他遮风挡雨的母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

直到琈玉的葬礼结束,亲朋好友各自散去,只留下富明孤独地守在坟头。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他凝视着母亲的坟墓,仿佛要从那冰冷的土堆中寻找到一丝温暖。

终于,当夜幕降临,星光点点,富明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他跪在坟前,放声大哭,那哭声凄厉而绝望,仿佛要穿透这无尽的黑暗,直达母亲的灵魂深处。他的泪水如同断线的珍珠,一颗颗滴落在泥土上,浸湿了坟前的草地。

婴玉从远处走来,看到这一幕,她的心也如同被撕裂一般。她走上前去,紧紧抱住富明,试图用自己的怀抱给予他一丝安慰。但富明的哭声却愈发响亮,仿佛要将所有的痛苦都倾泻而出。

那一刻,婴玉明白,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无法替代琈玉在富明心中的位置。她只能默默地陪伴着他,一起走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在太皓的深思熟虑下,他特意为富明精心挑选了两名忠诚且武艺高强的随从。这两名随从,一位名唤风逐影,他是燕无痕的徒弟,身形矫健,步履如风,擅长追踪与隐匿;另一位则是石一坚,他本来是雅川城的一个百姓,魁梧如山,沉稳如石,精通拳脚功夫与防御之术。他们被太皓郑重地托付给富明,誓言要守护他周全,直至生命的尽头。

风逐影与石一坚,对富明的照料无微不至。他们不仅照料着富明的日常起居,更是时刻关注着他的情绪变化。在富明感到孤独或困惑时,他们会用那历经江湖的智慧与经验,给予他及时的开解与指引。他们陪伴富明一同成长,一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困难。

然而,太皓的这番安排,并非仅仅是为了富明的安全。他更希望富明能够学会独立与坚强,学会面对生活的种种不易。因此,他时常暗中观察,确保风逐影与石一坚不会溺爱富明,而是让他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勇敢地站出来,自己去寻找解决之道。

太皓再次踏足那传说中的“侠客楼”,其脚步轻盈而坚定,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武林历史的脉络之上。他的目光直勾勾地锁定了那本尘封已久的《猫祖神功》,九卷秘籍在烛光映照下,散发出一种神秘而诱人的气息。

太皓深吸一口气,将《猫祖神功》第二卷《乳猫蹲竹》轻轻拿起,指尖传来古籍特有的纸张触感,仿佛能触摸到岁月留下的痕迹。《乳猫蹲竹》乃是一套精妙绝伦的腿功,虽名为“乳猫”,但实则威力无比。太皓一页页地翻阅着,每一个字、每一个动作都如同烙印般印在他的脑海中。这九式腿功,每一式都凝聚了前人的心血与智慧,每一式都仿佛有着生命般在跳动。

第一式名为“茂林修竹”,起始动作如静水深流,双脚并拢,气息内敛。紧接着,双腿迅速分开,如竹林中的竹笋破土而出,瞬间在地面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双脚落地时,又如竹节般坚硬稳固,寓意着基础的重要性。

第二式名为“弹丝品竹”,双脚交替点地,如同丝竹之音在空中跳跃。脚尖轻触地面,又迅速弹起,如同琴弦上跳动的音符,既轻盈又富有节奏感。此式强调速度与节奏的把控。

第三式名为“胸有成竹”,双腿并拢,膝盖微屈,仿佛心中已有了清晰的蓝图。紧接着,双腿猛地向前一蹬,如同竹子般笔直向前,毫不迟疑。这一式寓意着坚定与果断。

第四式名为“哀丝豪竹”,此式动作深沉而富有情感。双腿在空中交错,如同琴弦上的哀曲与豪歌交织。每一次交错都伴随着力量的爆发,仿佛要将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其中。

第五式名为“金石丝竹”,双脚并拢,用力向下跺地,如同金石落地般坚定。紧接着,双腿如同琴弦般快速颤动,将力量与柔韧完美结合。这一式寓意着刚柔并济的武学之道。

第六式名为“鲇鱼上竹”,双腿紧贴竹竿,如同鲇鱼般灵活攀爬。双脚交替用力,使身体迅速上升,同时保持身体的平衡与稳定。此式强调了在狭小空间内的灵活性与协调性。

第七式名为“曝书见竹”,双脚并拢,突然向两侧分开,如同翻开一本厚重的古籍。双腿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后,再迅速并拢,如同书中夹藏的竹简。这一式寓意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第八式名为“武昌剩竹”,双腿弯曲,仿佛承载着历史的沉重。双脚用力蹬地,身体腾空而起,在空中划出一道长长的弧线。落地时,双脚如同残存的竹子般坚韧不屈。此式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与敬仰。

第九式名为“势如破竹”,双脚并拢,身体微微前倾,如同即将冲锋的战士。紧接着,双腿猛地向前一蹬,身体如同离弦的箭般射出,势不可当。这一式寓意着勇往直前的决心与力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