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贵州建制

“舍兹?奢香?”朱肃愣了一愣,继而才哈哈大笑起来。

“殿下因何发笑?”舍兹夫人……不,现在应该称之为奢香夫人颇为不解的问道。

“无事,无事。”朱肃笑着摆了摆手,“好,好名字。”

“此名甚为动听,夫人为黔地百姓,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使得西南之地不兴战火……此等功业,必将使奢香夫人之名传于后世。”

“千百年后,也将有人称颂奢香夫人之名啊。”

奢香夫人,这个让朱肃熟悉至极的名字,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后世,因为一首歌的缘故,奢香夫人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朱肃在旅游时,也曾经听导游说起过名为奢香夫人的彝族奇女子,对黔州大地与民族团结大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只是因为名字的缘故,他始终没有将舍兹夫人,与那首家喻户晓的歌曲中的奢香夫人联系到一起。现在骤然得知,颇有一种趣味之感。

“此功奢香不敢愧领,殿下一心为我等着想,即便名垂青史,也当是殿下首功。”奢香夫人道。“洪武皇帝陛下已允准我子安的,入大明国子监读书,学习汉家文化。殿下下次返京之时,安的也需和殿下同行。”

“听闻殿下身上,还有国子监祭酒一职,安的这孩子,还望殿下好生看护了。”

奢香夫人与霭翠土司之子阿期陇弟,因老朱此次亲自赐姓的缘故,已改作了汉名“安的”。因其年纪尚小,水西宣慰司中,暂由奢香夫人代掌已故土司霭翠的宣慰司事,等安的学成归来,再由奢香夫人将职务转交安的便是。

面对奢香夫人的托付,朱肃并无推脱之意,而是笑道:“这是促进我汉彝和谐的大好事,本王自然义不容辞。”

“若我二族文化能够互相交融,二者之间,能求同存异,亲如一家,想必霭翠土司在天有灵,也必然欣慰。”

“求同存异,亲如一家?”这个新鲜的词汇,听的奢香夫人、宋钦、以及刘淑贞夫人眼睛一亮。刘淑贞夫人赞道:“殿下这话,当真是说到我们这些土司部心坎里去了!”

“若真能如此,那可再好不过了。”

“必会有那么一天的。”朱肃坚定道。

西南各族,亦是华夏民族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绝对不可能改变的。

眼见榷场的修复已经进入尾声,水东、水西两部的道路修筑工作,也开展的如火如荼,朱肃知道,自己是时候回京复命了。

此次西南之行,虽然略有波折,但总体而言,还是争取到了水东水西两部土司的信任,拔除了马烨这个妨害民族团结的不稳定分子,同时,借助此事,使得水东水西二部主动开凿道路、加深与中央朝廷的联系,也算是功德圆满。

顺应朱肃的奏疏,朝廷已派遣凉国公蓝玉,暂时接替马烨,镇守贵阳城中。应天府中,老朱也已经发来了三次诏书,要他赶紧回京复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