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朝堂位置

朱常武倒是没有在意这么多,看着衣服穿好,便关心的开口道:“一会我去上朝,你抓紧时间多睡一会。什么时候睡醒了,什么时候再起来,至于外面的事情,有老公在,不会有任何的问题,明白吗?”

知道这是朱常武在关心自己,陈圆圆便很是高兴又有些感动的点着头,“嗯,那奴家一会就再睡会。”

“哈哈,好。”朱常武见陈圆圆答应下来,便又哈哈笑了笑。之后才转身迈着大步向着院外而去,王军华已然率着警卫营的战士在等待了。

考虑到这是在京师之中,这一次朱常武没有坐车,而是改为了骑马,在一个营龙兵的簇拥下,直奔皇宫方向而去。

武英殿。

为大明开大朝会之居所。

朱常武来到皇宫门前的时候,便看到了早就在这里等候自己的五军大都督胡云峰,随后两人一前一后直奔武英大殿而来。

朱常武来得不算是早,甚至可以说有些晚了。所以等他来时,殿外的广场上已经站了不少的人。站在后面向前远远看去,皆是以绯袍为主,偶尔有一些五品的青袍,但数量绝对不会很多。

“人不少呀。”朱常武感叹的说了一句。

“师兄,人是不少,京师中五品以上官员约有两百人,在加上那些权贵和皇族之人,少说也有三百之数了。呵呵,这还是因为很多位置现在还没有定下来,不然的话,人数翻上一倍都有可能。”胡云峰久在京师,对这些情况算是比较了解。

“嚯,这么多。”朱常武听后也是被吓了一跳,但接下来的一句话,就把胡云峰听愣了,也惊住了。

“这么多大官,如果都给抄了家,想来所得银子不会太少吧。”

听着朱常武这句话,胡云峰不得不感叹,“师兄就是师兄,杀气还是那么的重。”

好在的是,这些话没有被其它人听到,不然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事实上,朱常武过来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看到了他,但却没有人主动靠过来,怕是因为死在朱常武手中的官员太多,这些人都给吓到了。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害怕,就像是人群之中,还是有人很快凑了过来,正是他的二哥朱常澄。

如今的朱常澄,顶着的是襄王世子的名头,以后继承襄王之位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只等什么时候襄阳收复了,他就可能会派回到封地之中。

按说一个落魄的世子,在没有回到封地之前也就那样,至少不应该过得太好。可显然朱常澄就是一个另类,靠着自己七弟的原因,在京师之中,还真就没有人敢找他的麻烦。

别的不说,五军府兵可是时时都在人守在他的宅院之外,行的就是保护之责。

凭着这一点,就代表了朱常武这位大元帅对他二哥的态度,如此一来,谁还敢来找麻烦,岂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

借着七弟的光,朱常澄来到了京师之后,生活也是滋润无比。昨天就知道七弟要回来,但他并没有露面,他知道七弟一定很忙,他不想去打扰,以后想要叙旧,机会多得是。

“二哥。”朱常澄走了过来,朱常武抱拳行礼。

“二爷。”胡云峰也看到了,更加恭敬的抱拳行礼。

向着胡云峰点了点头,表示打了过招呼,接下来朱常澄在看向朱常武的时候,眼中都是关切之意,“怎么样?昨天晚上没有睡好吧?”

“嗯,就睡了不到一个时辰。”朱常武笑着承认,跟着就想到了什么,这便一伸手把朱常澄扯到了一边道:“二哥,我和你说点事。”

朱常武要说的自然是以后大明关于藩王之策。眼前这位是自己的二哥,以后要继承襄王之位的人,那事情涉及到了对方,如果不提前打招呼,一会朝堂之上,二哥也成为了反对自己的人,那是要闹大笑话的。

“二哥,事情就是这样,皇上已经同意了,今天这个朝会,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朱常武把情况说完之后,便盯着朱常澄在看。

那样子,似乎再说,事情和你说完了,你现在可以表态了。

朱常武甚至已经做好,如果二哥一旦不同意的话,他就会让胡云峰将他拉出皇宫的准备。

不管怎么说,自己的建议,谁都可以反对,但自己人就不行,不然传将出去,影响可是极大,也会让天下人错误理解。

朱常武行事,可以不去看那些权贵和大臣的反应,但百姓的想法,他不得不去考虑。真想带着大明走向世界的巅峰,成为这里真正的主人,没有百姓的支持,那是决然做不到的。

“呵呵,事情为兄知道的,放心,我是会支持你的。其实你说的也不算错,藩王也是有可能生出孬种的,如果一点制约之策都没有的话,这非是什么好事。这件事情兄会支持你,但你也要答应兄一件事情。”

看着朱常澄明确表明了态度之后,朱常武便在心中松了一口气,“二哥,什么事情直说便是。”

“七弟,你这一年来和许多人交手,表现的有铁血的一面,但也有招安之时。二哥知道,你有自己的筹划,但别人兄不管,张献忠这个狗贼是一定要死的,绝对不能招安,包括他的那些个曾屠戮了我们襄城的手下,也一个也不能放过。”

朱常澄所说的,就是为父报仇之事。他看到朱常武最近收了一些顺军之将,还委以重任,生怕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杀父仇人身上,便提前做了一个警告。

一说起这件事情,朱常武罕见的把头低了下去。

他虽然不是朱常洖,但怎么样也算是借用了对方的身体。

可是直到现在,连人家的家仇都没有帮着报了,说起来倒是自己没有做好。

“二哥放心,你说的事情我记下了,我是绝对不会放过张献忠还有曾伤害过我们家人的那些人,一个都不会放过。就算是他们跑到了天涯海角,我上天入地也要将他们抓住,然后通通杀掉。”

“好,这就我放心了,哈哈。”朱常澄要的就是朱常武这句话,现在眼见对方做了保证,当下是放心不已。

朱常武也同样是哈哈大笑起来,只要接下来自家人不反对自己,朱常武便是无所畏惧。

这边的笑声有些大,不由自主的吸引来了很多人的目光,然后这些人就开始脑补,是何事让他们兄弟两人这般高兴的,难道说接下来朱常澄要任首辅之职?

不!

这绝对不可能!

大明开朝近三百年,还从来没有朱氏自己人任首辅之职的呢。那他们又在笑些什么?

很多人想了想之后,就摇着头,显然想不明白。

可也有自诩的聪明人,比如说一些跑到京师来躲难的藩王,他们在看到朱常武与朱常澄两人的身份都是藩王之后时,便感觉到他们在笑应该对自己是好事情。

毕竟大家的出身相同,算是同一个战壕的人嘛。

就在大家的猜疑之声中,武英殿外之处,走出来一位太监,高声喊道:“时辰已到,请诸公上朝。”

朝会正式开始,站在外面的大臣开始有序的排起了队伍。朱常武早就从胡云峰的口中有所了解,这便迈着大步而入,直奔右侧勋贵武将这一面大步而行。

朝堂之上站队也是很讲究的。

文左武右,为常规。

同时因为历代之中武将都较少的原因,勋贵都会自觉地站在右边,以充声势。

只是关于朱常武到底应该站在哪一边,大家一直有着他们的争议。

按说朱常武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又是锦衣卫指挥使,外加还是襄王的第七子,是应该站在右边武将勋贵这一面的。

可不要忘记,同时人家还是太子少傅,凭着这一点又算是文臣了,那他站在左边也不算有什么问题。

最关键的就是看朱常武自己怎么选择。

还好,众目睽睽之下,朱常武主动站在了右边,这就让不少的文臣松了一口气。他们生怕朱常武会站在自己这一边,若是如此,那他就算是文臣中的一员,那他就等于有了可以去争一争首辅之位的资格。

虽然说论年纪也好,资历也罢,朱常武连当一个阁老都不行。可人家的功劳在那里摆着呢,真要是崇祯破格的提拔人才,未必就没有直当首辅的可能。

现在好了,朱常武没有站在左边,便已经等于是表明了心迹,大家都可以把心放下来了。

朱常武主动站在了右边,还是站在右边的最靠前的位置。甚至因为他脚步有意向前半步,使得远远看去,他才是第一排,还是只有他一人的第一排。

换句话说,从这个站立的角度上来看,他比任何人站的都要靠前,隐隐有了百官之首的意思。

这一幕,被不少的大臣们看到,然后他们就开始迅速地脑补。

他们可不认为,这是朱常武第一次上朝,不知道站在哪里,才站错了位置。像是能在今天上朝会之人,又有一个简单的吗?

又岂会站错位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