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全城搜查

尤其这还是在异国它乡。

想到,自己拼死冲上了战场,身后的将军确把他们当成了弃子,一些个倭军便是心有气愤。在看到战场之上,正面的龙兵是越追越近,且对方手中的火枪子弹似是打不完一般,但有反抗之人,全都被杀了。

这些个倭军便有人放弃了抵抗的心思,想着即是将军抛弃了他们,那接下来他们放弃抵抗,背叛了将军也就算不得是什么事情了吧,他们便很干脆的扔掉了手中的火枪,然后跪倒在了地上。

“公子,战场之上有倭军选择了投降,怎么办?”耳麦之中,很快就传出了吉金凯那略带着杀气腾腾的声音。

“俘虏他们,押到苏州城,当着所有人的面公审。”朱常武开了口。

杀人很简单,但怎么样可以通过杀人来达到诛心的目的,甚至是达到不杀比杀还要影响重大,这才是一个智者的真正高明之处。

朱常武本性并非是多么的嗜杀,只是因为系统的要求,他才变成了他人眼中的杀胚,百姓眼中的杀神。可如果可以有更好的取代杀人的办法,朱常武不介意采用一下。

尽管系统想要成长,想要给予他更多的反哺,杀人就是必须之事。但若是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保护更多的大明百姓,朱常武不介意让系统的数值提升放慢一些。

有了朱常武的命令之后,很多那些在战场之上选择投降的倭军就保住了性命,只是被龙兵用绳索给捆缚了起来。

看到龙兵并不杀投降之人后,其它眼看着大势已去,没有翻盘希望的倭军与伪明军们也纷纷选择了投降,仅仅半个时辰之后,战场上便在没有了枪声。

近三万的倭军敌人,除了战死的,其它的都选择了投降做俘虏。

王军华也按着约定的时间赶了回来。

可明显,他的脸上还有着意犹未尽之意。

就是刚刚那半个时辰,他带着警卫营骑上了山地摩托,很快就追上了逃走的福元优二等人。

当看到身后有两轮铁车快速追来的时候,福元优二的魂都要被吓飞了。

他想象不出来,这些龙兵胯下骑的到底是何物,竟然可以如此之快。

眼看着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福元优二为了自己的性命安全,不得不下令留下了几百人做后卫,挡住追来的龙兵。

可很快,留下的五百人就被歼灭了,不得以只好又派出了五百人。

连续三次,就当福元优二的身边只剩下了五百人,眼看着龙兵再追过来的时候,他就无兵可派,不得不自己上场的时候,王华军在眼看着时间已至,便下令警卫营开始了后撤。

福元优二不知道为何龙兵眼看着胜利再即,还是选择了撤退,但有一条他却是清楚无疑的知晓。那就是龙兵那让人咋舌的前进速度,以及那远比他们手中火枪不知道强了大了多少倍的火器。

倭军竟然想与这样的人为敌,天呀,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吃了什么**药,这不就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吗?

这一刻,福元优二虽然活了下来,但他真的害怕了。

这正是朱常武想要的效果。

一个远比杀了人更好的效果,那就是让对方内心中产生真正恐惧。

这种恐惧是可以传染的,就像是把一粒种子撒到大地之上,早晚会生根发芽,然后产生出的破坏性要远比当初杀了他还要可怕许多。

山下,王军华赶到的时候,正看到自家大帅在把玩着一支火枪。

这支火枪不同于龙兵们常用的191式,也不同于之前大明研究院弄出来的第一、二代火枪。

这是一支倭军借用牛金星的财力,借郑芝虎之手从荷兰与西班牙那些西方海盗船队手中购买来的火枪。

“公子,这种火枪威力比之我们大明的还要强上一些,可以打到一百三十步远了,只是这个距离下已经没有了什么威力。但在一百一十步左右内,不管是威力还是准头都是不错的。当然了,比公子给我们龙兵配备的火枪那就相差太多,他只能打单发,虽然说换火药的速度快上了一些,但无法连发,这是事实。”

“呵呵,看来这些西方国家已经开始要发力了。”朱常武在说完这句话后,便一把将火枪丢给了吉金凯,随后说道:“派人马上把火枪送到大明研究院,看看那里的匠师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之处。”

之前朱常武提供给那些匠师们的只是思路,虽然也拿出了191式让对方借鉴,但时代跨度太大,大到根本无法仿制。毕竟所需的原材料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但这些西方人用的火枪却是不同,是这个时代就有的原料,想必应该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应该可以让这些匠师在制造新火枪时少走一些弯路。

而这都不是朱常武可以给予的,现在这些缴获来的火枪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空白。

“是。”吉金凯答应一声,便将火枪丢给了另一名身后的龙兵,像是这样的事情,自然有手下会去办的。

“好了,现在我们押着俘虏入城。”大战已至,可是苏州城内依然还是没有任何的动静,这让朱常武十分的失望。

即是你再其位,不谋其政,那对不起,就不要怪他下狠手,去收拾一些人,然后换上一些想要干事的人上位了。

......

苏州城。

城外四十里响起了枪炮的声音,自然被一些在城外的斥候所注意到,他们也汇报给了苏州将军杨平。

按说杨平是应该派人去看看情况的,但被倭军吓到的他,此时完全成为了缩头乌龟。他给出的命令是,所有人不得去探查情况,这很可能是倭军的阴谋,为的就是引自己去上钩的。

又或这根本就是倭军在操练、再演习,如果他带着大军前去,就会被倭军抓住时机给自己来个重重一击。

若是主力在外大败,那就更没有信心可以守住苏州城,那他就是大罪一件了。

至于说之前赵苗苗送来的消息,说是大元帅已经带着龙兵在城外了,这直接就被杨平给忽略不计。

龙兵才有多少人,外面的倭军又有多少人?

朱常武这个大元帅真的那么能打吗?不见得吧。

这会不会是崇祯皇帝对外宣传的一种手段呢?

不怪杨平会去怀疑这些,实在是之前的大明就是报喜不报忧。哪里打了败仗了,官报上是只字不提。反之,哪里打了胜仗,哪怕就是小小的胜仗,那也是要加大力度去宣传。

给人的感觉就似是明军战无不胜一般。

这对于稳定人心自然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可也就仅此而已,事实到底如何,杨平做为苏州将军,自然有他了解消息的一些渠道。

久而久之,他也就不去相信这些说法。那固有思维之下,他也就习以为常的认为,朱常武的能打之名很可能是朝廷有意为之,其中是有一定的水份存在。

再加上,这一次对付的不是顺军那些贼匪,那些泥腿子,这一次要对付的可是凶狠的倭军,兵力远不如人之下,朱常武是不可能靠着一己之力就打败倭军。不然的话,为何还要派人来送信,请他们出手相援呢?

杨平自始至终都没有派出援军,这的确有他的责任。可是反过来看,又何尝不是大明政治不清明所导致的呢?

习惯了欺上瞒下。

习惯了歌功颂德。

习惯了报喜不报忧之下,即便一些事情是真的,但已经没有几人会愿意和选择相信。

杨平没有派人去了解情况,认为这是敌人的诡计。

对付阴谋的最好办法,那就是不去了解它,不去接触它。这样即便是再好的妙计对自己也是无用的。本着我不去贪便宜,就不可能有机会上当的想法,杨平对于外面的战事采取了不闻不问之态,反而对于城内福王的要求是想方设法的去满足。

像是杨平这样的将军,也就是五品武将官衔而已。这些年为了在苏州这个富饶之地呆着,他每年都要送上大把的银子,然后让别人帮自己说话,好保住自己的官位。

如今,福王竟然与朱常武有渊源,那如果靠紧了这个人,岂不是找寻了一大靠山,那以后自己在呆在苏州之地,岂不是要稳如泰山,常人动摇自己不得了?

有了这个想法,杨平对于福王朱由崧的态度就产生了变化。当王管家私下找到自己,说出了有些丢脸之事,就是福王新纳的小妾赵苗苗竟然逃走之后,杨平马上就表示他会加大搜城的力度,把这个女人找到,然后亲自送到福王的厢房之中。

王管家满意的离开,杨平这就行动了起来,开始调动大批的府兵在城内挨家挨户的寻找,尤其是与郑万富产业有些关系的地方,那更是搜查之重点。

此时的赵苗苗与郑府的管家郑同就躲在一处郑氏的产业之内。

这里原本是一个用来放货的仓库,但由于倭军出现,郑氏的资产开始缩水之后,这一处仓库便暂时被弃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