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章 寻找史可法

真定府

已经离去的顺军刘芳亮所部,突然又杀了回来。

刚刚以为送走了瘟神的真定府大明官员,再一次逃城而出,并着快马向京师汇报,说是顺军又杀了过来,又想在来一次威逼大明京师。

消息送到了北京城,百官惶恐,崇祯也被吓到。

跟着临时朝会召开,随即一道急召少傅、大将军朱常武回京的诏书就通过陈圆圆那里的电报发到了还在山海关中的朱常武手中。

公审大会之后,朱常武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比如说他要见一见在这里经商的商人们,朱常武想要和他们好好谈一谈,看看这些人是不是能为他们所用。

战争打的就是钱,打的就是后勤。

在这个时代,或许还没有谁会看重这一点,但朱常武却最是清楚。而一想到,打仗时,军队的后勤供应是如此的缓慢,甚至很多时候都会出现供应不及时的情况时,他就想着是不是可以把这方面的工作交给商人来做。

军队的后勤涉及到太多的人和事,往往一件事情,非要逐级上报才能去办。而等命令在下达的时候,显然已经过了最佳的时间。商人却是不同,他们干的都是自己的买卖,很多事情他们可以一言而决,这就极大的提升了办事的效率和速度。

若是后勤的事情交给商人,朱常武相信,有利可图之下,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至于说,这些商人会不会在关键的时候出卖自己。呵呵,只要他们在自己这一边有足够的利益可得的话,那就不用担心他们会行背叛之举。

商人逐利,这是千万年不变的道理。

倘若商人有利益而不要,那他也不是一个合适的商人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朱常武便命人去调查关内的商人,想着看看是不是从中在找一些合适的合作者。朱常武不会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才春风去做,一来对方没有足够的精力,二来,没有了竞争,就没有压力,谁知道时间一长,才氏会不会懈怠,从而耽误了自己的大事?

朱常武要的,就是良性的竞争,如此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

这件事情朱常武交到了杜勋的手中,他对这里的情况比较熟悉,是去办这件事情上,最为合适的人选。

杜勋的速度的确很快,两天之后,便把他调查出来的名单送到了朱常武的手中,只是不等他仔细去看的时候,京师来的急召电报也一并送在了他的面前。

顺军又出兵北上了,且已经拿下了真定府?

看着这份电报,朱常武有些头疼。

历史之中,闯贼与建奴就是如此,他们遥相互应,一南一北,把明军耍得团团转,最后被硬生生磨掉所有的牙齿,轰然而倒。

现在,又在故伎重演,玩的还是这一套,对付的人却是变成了自己。

这还真是一招鲜,吃遍天。

可就算是明知道如此,朱常武也必须要回去。如若不然,一旦顺军真的尝到了甜头,怕就算是没有攻下京师,也会向大同府方向进发,那边的局势可是刚刚稳定,百姓正在休养生息,断不能让他们破坏了那里的局势。

更不要说,这还是崇祯下的旨意,若是不回去,你让皇上的脸面往哪里放?

朱常武是回去了,与商人谈话的事情就只能等上一等。好在,有了山地摩托之后,往返间速度快了许多,只要以后得空,他在来便是。

叫来了王永吉和吴三桂,说出了自己要离开的事情。

“大将军,京观已经搭建好了,您随时可以去检查。”吴三桂在见朱常武的时候,变得老实了许多。

最终,打扫战场、搭建京观的活计还是落到了他的头上。之前朱常武就留信让他去做这件事情,但他以山海关以北并不安全为由,未去执行。

现在朱常武连杀了这么多人,把吴三桂给吓到,老老实实去做了这件事情。

“检查就不必了,搭建京观的意义就在于警告清军,让他们老实安分一些。也就是现在顺军那边有了动作,不然的话,我是可以带着你们一直打到清廷的老家,那这件事情就下一次再做吧。”朱常武摇了摇头的说着。

“我走之后,你们要守好山海关,这里有之前缴获的不少粮食,之后我会有从京师给你们在运一批粮食过来,以稳定这里的形势。但你们也要努力,练好精兵,随时准备痛击敢于侵犯的清军,知道吗?”

粮有了,钱的方面朱常武没有丝毫的克扣,山海关从未有过的富裕之下,如果这样还守不住这里,朱常武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大将军放心,我们一定会守好山海关的。”王永吉与吴三桂几乎是同时出声说着。

在看到了朱常武的手段之后,王永吉终于不敢在摆架子,现在变得可是以说是异常的老实。

“很好。对了,黎玉田已经死了,他空出来的位置由杜勋补上,以后关内的事情,便是你们三人商量着办,怎么样?没有问题吧?”朱常武说着话,就把身边的杜勋给推了出来。

杜勋这一次是唯一一名山海关老臣中表现最好之人。

对方如此的积极做事,朱常武当然不能凉了他的心,这就发电报给崇祯,说明杜勋的功劳,也说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留他在这里帮着皇上盯着这天下第一关。

朱常武的建议,崇祯当然不会否决。再说了,杜勋可是一名太监,算是自己的家臣,这样的人能得重用,也是崇祯希望看到的事情。

杜勋有些兴奋,但同时又有些紧张的站了出来。

之前朱常武就与他聊过了,说暂时不让他回京,继续留在山海关效力的事情。

虽然不能回到京师,不能回到万岁爷的身边,杜勋多少有些遗憾。可是看看朱常武给他的职位吧,竟然是三巨头之一,这可是比之前自己那监军的位置高上了许多。

这让杜勋已经是十分的满意,他决定继续好好干,等有一天有了更多的成绩再回到京师,那个时候想必自己就应该被重用了吧。

王永吉与吴三桂用着有些羡慕的目光看向着杜勋,此人竟然得了朱常武的看重,还真是烧香找到了佛。

安排好了一切,朱常武未做过多的停留,在当天下午就带着大军离开山海关,直奔京师而去。

随同他一起离开的除了五百龙兵之外,就是四千七百的明军骑兵。之前两百伤员伤势基本上好了,他当然是要带走的。但值得一说的是,四千七百的明军骑兵,却是足足带走了两万匹战马。

显然,这一次朱常武回去之后是要组建自己的骑兵队伍。

朱常武终于离开了山海关,王永吉和吴三桂等人出来相送,看着队伍远去的背影,他们不由长松了一口气。实在是这个年轻人带给他们的压力太大,大到只要是朱常武在,他们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小心翼翼。

这边他一离开,消息便传了出去,传到真定府的时候,原本已经考虑是不是要带军向大同府那边看看的刘芳亮,马上就率兵向南而返。

袁宗第这般的能将都死在了朱常武的手中,脑袋进水了,他才会主动去挑衅朱常武。

朱常武也是在行军一半的时候,就收到了顺军退兵的电报,然后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些人是和自己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呀,可他明明知道了这些,却是半点的办法都没有。

“看来有必要找一些能人来分担压力了。”朱常武自言自语的说着,跟着就对吉金凯说道:“发报给梁军,让他去找一个叫史可法的人,宣他入京。”

......

南京,当时称为应天府。

应天府,为大明的陪都,这里面同样有一个朝廷,除了没有皇帝之外,什么六部那是一应俱全。

之前京师被围的时候,他们得知了消息后,心急如焚。却没有半点的办法。

此时的应天府,兵力是有一些的,但也仅供防守所用,想让他们出兵去救援京师,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好在的是,未过多久,新的消息传来,京师保住了,这就让众人皆是长松了一口气。然后他们就继续等待着,等待着京师那边可以打退顺军,复兴大明。

其实这只是一些官员的愿望罢了,身为朝中大员,他们又如何不知晓现今的大明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

京师之中,内斗成风,官员间互相倾轧,争权夺利。

崇祯这位皇帝,勤政没得说,但缺点同样也很明显,比如说心软、比如说优柔寡断、比如说耳根子软等等。

指着这样的皇帝,倘若是全盛时期或可有些作为,可是来到战时,那能力就有些不够看了。

好在的是,天不亡大明,听说出了一位叫朱常武的大将军,硬生生在危机时刻来了一个力挽狂澜,与顺军几战几胜,还收复了大同府重镇,这才让大家多少看到了一些的希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