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两祸害再现身

嘉兴府。

福元优二终于逃了回来。

去时三万人,回来只剩下五百人而已。

当在嘉兴府中,他那灰头土脸的模样被本多忠胜看到之后,不免心生凉意。

之前在倭国的时候还不感觉到什么,只是听牛金星说,大明出了一个叫朱常武的能征善战之人多么的厉害。

可听说终是听说,并不放在他的眼中。在他看来,大明人过惯了舒适的生活,论起打仗他们是远不如倭人凶猛与凶狠。真碰上这个朱常武,到时候直接打败他就是。

可真来到了大明,这才知道,牛金星所言非虚呀。

最初打头阵的酒井忠次带着五万倭军,很快就陷落了。

如果说那一次是对方大意的话,那自己上岸的时候就小心了许多。可怎么样,还不是吃了大亏吗?

去往松江府的西山利之死了,手下包括他是一个都没有回来。

如今去往苏州城的福元优二也回来了,依然是大败而归。

对了,还有自己。现在受了伤,整个左臂近乎于废掉,便是连顺国派来的联络官牛金星都被人杀死吊在了城楼之上。

一说起牛金星之死,本多忠胜就是气不打一处来。

在这个顺国派来的联络官战死之后,他便马上着人给大顺皇帝李自成写了书信,目的就是一个,再派一位联络官过来。还有就是提供一些他们大军所需的粮草与金银。

但信是送了出去,到现在未见任何的回信,这让他不免生出了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位大顺皇帝怕是不会在提供给自己什么东西了。

换句话说,原本的倭顺联盟就此便终止了。

这个顺国皇帝,出尔反尔,难成大事矣。

待以后倭兵发展壮大了,打败了朱常武打败大明之后,就会拿他们顺国开刀,让他们知道背信弃义的下场为何。

至于说顺国不支持自己了,本多忠胜是不是应该回到倭国去,那他是绝对不会做这种选择的。现在他可算是嘉兴府的主人了,这里实在是好繁华,比他们倭国本土富裕太多,此地就像是天堂之国一般,即是来了,那是决然不会提回去之事。

思绪回转,在看到福元优二狼狈而回,本多忠胜便下令让对方在城内好好休息,同时继续的招募伪明军为他们所用。

至于说替其报仇的事情,本多忠胜是只字未提。

开什么玩笑,要与朱常武主动为敌吗?那得多想不开,才能去做这样的事情。

现在他占据嘉兴府,这就是他最大的优势,凭着城内有这么多的大明百姓为质,朱常武轻易不敢攻打自己,这就足够了。

朱常武不来找自己的麻烦就挺好,至于说自己是不是要主动打出去,有朱常武在,领略了他的厉害之后,本多忠胜真没有去想这件事情。他现在需要养精蓄锐,招募更多兵员为他所用,同时在看看国内是不是可以派更多倭军参战。而在没有积蓄出足够的力量之前,他就准备窝在嘉兴府哪里也不去了。

......

苏州城。

连续几天下来,城内已经完全被朱常武所控制。

粮价下跌,重新分配土地,城内最大的广场之上,每天都有公审大会在举行,之前一战俘虏的那七千多的倭军和伪明军一一被拉上台审问,但凡是发现他们做过伤害大明百姓之事,那是毫不客气就是一个杀。

可谓是给城内的百姓好好出了口气。

气顺了,吃得起粮食了,人人都分得了土地,贪官一个个被收拾,种种事情加在一起,苏州百姓只是感觉到自己生活在蜜窝里,满意的不得了,还怎么可能会有人在出来闹事呢?

百姓得了利,直夸大元帅是天底下最大的好人,而有了他们的配合之后,整个苏州城城内气氛十分之良好,当朱常武一声令下,招募起兵员,说是要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不再被敌人所侵时,报名参军人数便在大街上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广场之上,朱常武正在观刑,一旁知府尚文清正在拍着马屁,“大元帅,还是您的办法好,看看征兵那块,都不知道多少年了,没有这般的热闹了呢。”

“哦,是吗?哈哈哈。”朱常武闻听也是十分的高兴,笑了起来。

他是在笑,但在不远处坐着同样观刑的福王朱由崧却是怎么样都笑不起来。

他每天都会来观刑,但没有一次是他主动要求的,他是被龙兵给“请”过来的,为的就是看看这些坏人们的下场。

天天看公审,然后证据确凿之后就是砍脑袋,使得朱由崧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去做噩梦。

这些被公审、被砍头之人,可是有不少是他曾经的朋友和同僚呀。就像是杨平,被朱常武抓后,查出他克扣军饷,喝兵血。那不用说,在带兵的朱常武面前,这样的人自然是尤为的可恨。

跟着,就被朱常武当着全城百姓的面,公审给杀掉了。

人死之后,这才象征性的给北京城发了一封电报,告诉崇祯这件事情。

不过就是一名五品武将而已,虽然是实职,可一样不会放在崇祯的眼中,这件事情朱常武自然是可以自己做主的。

正是手中握有着这份权力,让朱常武做起事情来,完全可以秉公办理,不受任何人的威胁和制约。

同样正是有了这份公平,苏州城内百姓的幸福感火速上升。虽然穷人还是穷人,不可能马上就变富有,但社会公平了,便让很多人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就在苏州进行公审和改革的同时,北京城。

消失已久的原礼部侍郎杨观光、原宦官之首富王之心又一次露了头。

之前他们曾谋划的攻打皇宫一事,只是因为朱常武早有准备之下,落了败,并没有顺利完成任务不说,还损兵折将。

也就是从那之后,两人看不到了什么希望,便急急离开了北京城,去往了顺国,投在了李岩的门下。

这一次两人会重新出现在北京城,一来是风声没有那么紧了,二来他们的确是带着任务而来,那就是奉命刺杀张奡或者是胡云峰。

两人来到京师已经有段时间,派人搜集了两人的一些资料,最终将胡云峰这个目标给移除了出去。

身为五军大都督的胡云峰,手握京畿兵权,平时就在大都督府,防守严密。便是每一次出门的时候,都有很多军队随同,想要对他下手,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考虑到机会只能有一次,若是不成的话,下一次再想动手只会千难万难。思虑再三之后,杨观光两人便决定对另一目标人物张奡动手。

张奡,如今大明朝的户部尚书,主管钱粮。

头上的代字早就去掉之后,张奡已然成为了大明朝的重臣,隔三岔五,崇祯就会召其入宫议事。

张奡每次朝会必在,他也是唯一一位朱常武这方面的文臣,因此是身份格外的特殊。平时他不会就一些事情发表什么看法和意见,可是他一旦开了口,包括崇祯在内也是十分的重视。

无它,谁知道这是张奡本人的意见,还是代表着他身后天下兵马大元帅朱常武的意见呢?

也因此,张奡的身份变得更为特殊,这么长时间了,也不见有人敢打户部的主意。即便是其它部门需要钱财,也会按正常的程序上报,且还不敢多报。

目前,大明国库已有银超过了两千万两,这一切可以说张奡居功至伟。

放在以前,国库里有这么多存银,部尚书怕都会无比的困难,面对着重重的压力。

偏生张奡就能压得住场子,其它臣子考虑到朱常武的关系,不敢妄动。便是崇祯也很满意这样的局面,丝毫没有要换了户部尚书的意思。这便让张奡的尚书之位坐得极稳。

现在想要对付这样的人,靠着朝堂手段、靠着莫须有的污蔑显然是行不通的。

一来没有人有这样的胆子,敢公然的与张奡为敌,因为这就等于是与朱常武为敌。

二来,张奡这个人竟然一点也不贪,除了朝廷所给的每月俸禄之外,绝对不会再多拿一分钱。

想想也是,有朱常武做靠山,人家手中的钱可是比大明国库的钱还要多,现在大明研究院里弄出来的东西还是日进斗金呢,张奡身为大元帅的心腹,又岂会看上这些小钱了?

一个户部尚书,主管钱财的大员竟然不贪钱,这让其它的朝臣就是想要弹劾他都找不到理由。

即是正面不行,杨观光便考虑来阴的,那就是刺杀。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们发现这个张奡出行的时候,身边的安全保护力度并不低,平时出门也有百人左右的卫队,想要在大街上硬冲直来的话,那是有些难度的。

好在,办法都是人想的。一段时间的谋划之后,杨观光与王之心就想到了一个不错的计划,他们针对于张奡的性格制定出了一个袭杀方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