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走前杀一波

数值不够,人头来凑。

多杀人,就可以多得点数,更可以树立梁军的威信,怎么看,都是两全其美之事。

至于说目标,张奡那里早就给选定了出来,以中允梁兆阳为首的十几名官员和一些个之前雇佣了混混的二十多名权贵。

这可是你先打我的主意,那就不要怪我反击回去。

梁府。

中允梁兆阳虽然不是什么大官,只是正六品,但他却是东宫太子府的属官,是可以随时见到皇太子,并影响他的人。

都说宰相看门的七品官呢,那跟在皇太子身边之人,一旦飞黄腾达,将来必是朝中重臣。

正是有了这样的一层身份,梁兆阳最近做起事情来越发的没有了规矩。不仅四处伸手,到处收钱,更是在私下里诋毁朱常武,常说的就是一个粗人怎么可能有资格教导皇太子,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配为人师表。

真以为谁都有资格可以成为帝师的吗?那一定要像他们这样正经的读书人,经历过秀才、举人、进士且需要殿前金榜题名之人才可以。

最初的时候,还只是小范围的说,还是有些战战兢兢,可是时间长了,发现并没有人来找自己的麻烦,胆子慢慢就变大了起来,开始在一些个非公开,直到公开的场合也是这样的说法。

梁兆阳这个人怎么说呢?其实并不适合做官,他更适合去做学问,且还是低头去做学问,因为他并不懂什么人情世故,甚至当了中允多年,也没有贪得什么银子。

正是因为他不贪腐,或是说没有门路去贪,他才底气十足。自认像是他这样的人,别人就是想要对付他也是没有什么办法,这才如此的猖狂。

却不知道,朱常武对于他的事情早就知道了,还是长平公主朱徽娖告诉的他,按着长公主的意思,那就是要找母后告状,然后收拾他。但被朱常武给拒绝了。

不急,让他跳,先养着。

也可以说任他高楼起,然后看他楼塌了。

朱常武的心眼可不是很大,谁规定你不贪腐我就不能动你的。像是有些个只会口花花,半点实事不干的人,那有时候都不如贪官。至少贪官拿了银子还知道办些实事,可这样的人,一辈子都没有任何的建树,只是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也因此不知道堵了多少真正有能力人的路。

这样的人,也同样是非常的可恨。朱常武没有动他,不过就是时机不合适而已。

现在需要给小梁子立威了,梁兆阳的人生路也就到头了。

嘭!

老一套,连门都没有敲,就这样直接撞开,然后一众身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便冲入到了梁府。

已经穿上了一身同知服的梁军跟着就迈大步而入,在一众锦衣卫的拱卫之下冲进了院子里,将正在午休的梁兆阳给吓了一大跳。待他看清来人是谁的时候,不由是冷汗直流,但为了给自己壮胆,还是尽可能高声叫骂道:“你们这些鹰犬要做什么?老夫是中允,是太子...”

还想说什么的梁兆阳很快就感觉到下巴一紧,跟着嘴巴不由自主张开,在然后一个裹脚布就这样塞进他的口中,任他如何的用力也是说不出半句话来。

“梁兆阳,你公然的诋毁朝中大臣、国之栋梁,现在事发了,来人,带回到北镇抚司让他先尝遍了八八六十四种刑法再说。一会留下一队人马,抄家,但凡是府中人等待验明正身之后皆送入到教坊司或是苦力营去。”

背着一双手,梁军目光扫视着梁兆阳,用着一副你找死,我成全你的样子说着。

苦力营,是朱常武亲自命名的,指的就是犯人的家眷需要用出卖苦力的方式来自我救赎。他们干的都是没有人愿意干的脏活和累活,或许有一天,他们表现的好了,还有机会从里面出来。可大多数人是永远不可能出来,最终只会被累死在那里。

苦力营的建立,大大震慑了别有用心的权贵们,当不时可以看到曾经同僚的家人要穿街过市去干各种累活时,可着实是吓到了不少人,也因此让一些人夹起了尾巴。

与此同时,也不知道多少人暗中恨朱常武恨得牙根发痒,恨不得扒其皮吃其肉。但对这些朱常武全然不在乎。

在朱常武的眼中,对付恶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你比他还要恶,只有这样,才能震慑住一些人,腐朽的大明才有重新中兴的希望与可能。

再说梁军,根本不给梁兆阳开口辩解的机会,抓人抄家十分的利索,跟着很快梁府外就被贴上了封条。而这不过就是一个开始,很快,梁军的身影又出现在了下一位臣子的府中,重复着抓人、抄家之举。

安静了二十几天之后,锦衣卫再一次出动,这可是把城中的达官贵人们给吓了一跳,一个个呆在家中是寝食难安,生怕下一刻自己的府中大门也要被人给撞开,跟着自己就被抓走。

相比于上一次被抓了多达六十多名的臣子,这一次动静就要小上很多,只有十几名臣子被抓。可与上一次又不同的是,这一回锦衣卫出手竟然还抓了一些城内的商人。

这些商人有一大部分之前都是经营着粮铺生意的,一小部分都是现在开始插手粮铺生意的。但他们都又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现在都在走私粮食,以远低于大明百货商店粮食价格的三分之一在售卖着细粮。

与其它粮铺所不同的是,他们根本不需要开店,不需要公开的售卖,他们与不少的权贵都有着联系,他们只需要知道哪位大人家里快没有了粮食,就会直接运送过去,然后小赚一笔。

权贵们不用去买朱常武所订的高价粮,不仅省下了一笔钱,更等于是在行拆台之举,自然是乐在其中。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所为,早就被李若琏率领锦衣卫给查了一个清楚,切早就已经报到了指挥使朱常武的耳中。

朱常武还是没有动手,他除了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之外,还想让这些不知死的粮商们先尝到一点的甜头,然后等他们进货到更多粮食的时候,在将他们一网打尽,这便是利益最大化的一种表现。

大小十几名粮商全被锦衣卫给抓了,财产全数充公,引得粮商们大呼小叫后悔不已。有些商人还不甘心地喊出自己和某某大员的关系极好,摆出了一副我是有后台之人的样子。

但是很可惜,什么所谓的后台,在朱常武这个杀胚的面前都不会有任何的面子。不仅如此,那些之前一个个扬言要给他们做靠山的大员们,此时都统一的成为了哑巴,在看到锦衣卫的举动之后,一个个是闭门不出,更不要指着他们能帮着说句话了。

官员和商人合共一起被抓了近三十人,户部尚书张奡自是喜不自胜。之前因为购粮,国库中的银子可是花得差不多了,这眼看着公子又要准备出外打仗,那可是极耗银子的活计,他也发愁银子从哪里来。

现在好了,有了这近三十人的家产补充,一切都没有了问题。尤其是那些个商人,个个富得流油,先不说他们在京师之中的库房里多少的货物,单说现银合计就缴获了五百万两以上,这就已经可以缓解一下户部的用钱压力。

继朱常武之后,梁军的名字很快就响遍了京师内的大街小巷。而其它人在得知接下来梁军不会随着杀胚一起离开的时候,不由是个个叫苦不迭。

聪明人也看出,这是朱常武在为自己离开京师而布局,意就是在告诉一些人安分一些,他虽然走了,但还是有人具备着随时可以将刀驾在他们脖颈之上的能力。

朱常武一天都坐在北镇抚司中压阵,得知梁军完成了所有的抓人任务,且并任何人出来阻拦的时候,他这才满意的大笑离开。这一次的事情虽然不能说彻底的就让一些人变得老实起来,但多少想要搞动作的时候,也会好好考虑一下,这样一来,他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

......

太原府。

大顺的将军和谋臣们已经完成了三请登帝之举,李自成也如一个怀抱琵琶半遮面的妓·女一般,答应了登基成帝之事。

接下来就是准备登基事宜。

这可是大事,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如今的大顺军都在围绕着这件事情而转。

值得一说的是,因为朱常武的到来,李自成比原本历史中还要早一些的登基。

就在大家都在做着准备,要把李自成建立大顺朝弄得风风光光之时,突然一道消息传了过来,听说还是由大明皇宫里传来的,说是崇祯皇帝知晓了他们要建大顺的举动之后,十分生气,现已经委派大将军朱常武亲自带兵,要出征剿灭他们。

消息一报到李自成这里,他马上就召集了不少的臣重,商议着对策。

这来的可是朱常武,已经在其手中吃了两次亏,要说李自成一点都不怕那是不可能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