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留得青山在吗

事实上,便是三成也是他在给自己脸上贴金,真正来说,怕是他连两成甚至是一成底气都没有。

只是在这个问题上,宋献策并没有要揭穿的意思。

刚才说对方笨,那不过就是激将之策。倘若一直把这个话题挂在嘴边,接下来也就不用再聊下去了。“我在来问谢将军,如果东昌府被大元帅攻破,十万顺军全军覆没的话,就算是您对得起皇上了?”

“当然不能算,但如果我带兵投降了大明,就更加对不起皇上了不是吗?”谢君友倒也不傻,还知道在语言上进行反击。

“错!现在的投降,就是为了救以后的皇上。”谁知道,听到这里的宋献策却是直接就给予了否决。

“此话怎讲?”谢君友这一刻完全是听糊涂了。

“谢将军,想必你应该很清楚,大元帅现在的战力是无敌的,甚至非是堆数量可以挡之。再说了,现在的大明已经不是几个月前的大明,他们现在已经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兵力,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们的兵力优势就将不复存在了,那个时候,同等兵力之下,谁可挡下大元帅?”

谢君友默然。

这个问题他根本就不知道要怎么样回答。

不仅是他,就是在整个大顺,君臣之中也无一人可以回答,不然的话,也就不会有请倭兵外援之事。

宋献策也没有指着谢君友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就见他继续的说道:“如果真到那一天,大顺一定是会败的,皇上那个时候怕也就会非常的危险。而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不能眼看着皇上有着生命上的危险,现在投降大元帅,便是提前做了准备,真等到皇上陷入危险的那一刻,我们才有实力去救?”

“救?再反了大明吗?”谢君友完全理解错意思般地问着。

“当然不是。”宋献策摇了摇头,大顺都被灭了,再反大明,那岂不是脑瓜进水了?“我说的救,是我们可以向大元帅求情,那个时候,我们只要好好表现,也算是大元帅的心腹之一,那个时候,我们集体的出面,只是为了保皇上一条性命,想必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吧。”

“对了,谢将军,之前造反的左良玉,大元帅就没有杀他,而是把人给送回了大明京师,这件事情你应该知道的吧,如此可见,大元帅杀人时也不是所有人都杀,他很清楚,何人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去杀。”

宋献策终于说完了,然后目光看向到谢君友的身上,等待着他的答案。

此时的谢君友已经将身子转了过来,且被这些问题一问,此时心境上早就发生了变化,再不复刚才那般的抵触降明之态。

深知欲速则不达的宋献策,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跟着就是对方需要自己说服自己了,他这便说道:“谢将军,接下来的时间你可以自己好好考虑一下,如果想好了,随时来找我。”

这一次谢君友没有再说话,而是挥了挥手,厅外有亲兵看到,这就走了进来,跟着就带着宋献策还有周志海向着休息的偏房而去。

一入偏房小院,周志海就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大人,您说谢将军可能会选择降明吗?”

刚才那一会,可着实是把周志海给吓了一大跳。

这可是在人家的地盘,做事情不应该循序渐进吗?

像是这样,上来就直接的点明主题,多危险呀。

万一要是惹怒了谢君友,人家直接就把自己给杀了,哪怕就是给抓了,然后送到西安府去,那也是吃不了兜着走的结果。

在他看来,宋大人的举动太过冒失了一些。

倒是宋献策,没有丁点做错事情的样子,反而还很认真的说道:“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了,现在的大元帅大势已成,尤其是在山东行省境内,他所拥有的兵力便已经超过了顺军,他自然不会给谢君友太长考虑的时间。”

“但这是十万大军,若是真打起来的话,明军就算胜了,也会有所死伤的,难道大元帅就不会考虑一下吗?”周志海一副有着不同意见,不敢苟同般的模样说着。

“呵呵,若是旁人来做这件事情,自然会考虑。但大元帅不会!”

“为何?”周志海再次出声问着。

“因为大元帅要的是精兵,是能打仗的军队,而不只是数量。”宋献策一边说一边叹着气。

这一点同样是让宋献策佩服,也服气的地方。

倘若朱常武像左良玉一般,想要更多领兵的权力,那他是绝对不会轻易选择与谢君友开战,因为这的确会有伤他的实力。

但朱常武不是,这从龙兵发展到现在,只有四千人便是明证。

朱常武领兵打仗,从来是再精而不再多。

且人家还总是可以以最少的兵力战胜更多的敌人,也就是说他总是可以以少胜多。

就像是谷可成,他原本有兵五万,可为什么封的是三万夫长,就是因为这五万人中,有太多的老弱,除去了这些人,再加上一些个曾犯了错,不得不从军队离开之人外,五万就变成了三万。

近乎于腰斩了一半。

这种魄力又岂是一般人可以相比。

乱世之下,所有人都在学着韩信点兵,那是多多益善。

可只有朱常武一人反其道而行之,追求的是精兵的一面。因为只有这样,后勤压力才会最小。

也只有这样,他行动起来才会更加的迅速。

远不像是那些说起来有兵多少万之人,实际上能打的又有几个呢?

弄了一堆不能打仗的人跟在身后,唯一的好处也就是可以壮壮声势而已。可因此要多费不知道多少的钱粮,真就值得了吗?

在宋献策的眼中,朱常武是看透了实质之人。像是这样的人,他又怎么会给谢君友过多时间去考虑?

大不了打一仗就是,虽然会死一些人,可能活下来的都是精锐了,这正符合了人家带精兵的要求,何乐而不为?

正是了解了这一切之后,宋献策面对谢君友的时候,才同样没有给对方太多的考虑时间,而是采取了单刀直入的方法。

对于宋献策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周志海还不能完全的明白。但似乎也是了解了一些,这就点了点头道:“这般说来,留给谢将军的时间不多了?”

“是,就是不多了。”宋献策以肯定的口吻说着。

他已经在内心中做好了决定,三天。

如果三天之后,谢君友还不能给出答案的话,宋献策就会离开这里,他不会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

再说谢君友,宋献策离开之后,他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之中,那是谁也不见。

宋献策的到来,的确是给了他很大的压力。别的不说,单讲在他的眼中,一直认为对方是最聪明的人,事实也证明,之前跟在李自成身边的时候,此人一旦出计,那就没有不成功的。

谢君友自认不是太聪明的人,但他也有自己的精明,那就是紧跟聪明之人的脚步,如此一来,他便是等于步步都踩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可是如今,他认为的聪明人,不仅自己投降了大明,还劝他也投降大明,那这是不是可以说,大顺要完蛋了呢?

一想到大顺要完蛋了,谢君友心中就是一阵阵的惆怅。

怎么说,他也算是李自成身边的老人了,是经历了无数大小仗之后,才有了现今的一切。现在说完蛋就完蛋了,他怎么可能会不心痛,又怎么会舍得。

只是不舍得又如何?

正如宋献策所问的,如果朱常武杀了过来,他能挡得住吗?

之前大顺拥有着绝对兵力上优势的时候,都不是朱常武的对手,最多就是靠着兵多钳制一下对方。可是现在,连这一点的优势都没有了,那请问还拿什么来挡住对方。

正如宋献策所说,朱常武带兵打了过来,最终他手中十万顺军大败之后,他就对得起李自成了吗?

反之,若是留得青山在呢?

可是...可是自己投降了朱常武之后,对方就真的会信任自己?

以后自己真的可能有机会,为大败可能被俘的李自成出言求情吗?

是的,这一会的谢君友已经想到了李自成大败的事情。

实在是朱常武战力无双,尤其是龙兵即有速度,还有攻击威力,任何人对上他们,都没有绝对的胜算。反倒是败势可以肯定的说,会更多一些。

不得不说,有着朱常武这样外挂一般的存在,的确让所有与明为敌的势力都是十分的头疼。

打是打不过的,难道真的要降?

要说谢君友不是没有想过后撤,放弃整个东昌,但这样一来就等于放弃了整个山东行省,一旦他真的这样做了,还是在没有旨意的情况下私自而做,怕是李自成那里是一定不会饶过他的。

真到那时,他就算不被斩首,军权也一定是没有了,这样一来,以后就算是他想要为李自成做一些什么,也是有心无力。

留得青山在吗?

书房之中,谢君友自言自语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