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这是什么情况

自家公子是什么人,实力如何?他比常人要清楚的多。

公子受伤可能是真,但生命危险是绝对不会有的。话在说回来,就算是有,那他们就更需要有人留在京师。

不然都走了,京师这边真要对公子采取什么行动,他们岂不是会陷入到没有准备之中。

留是必须要留一个,但怎么样能让崇祯相信,他们是被迫留下,而不是别有目地,那就需要靠演戏来遮掩。

好在崇祯也有留人之心,如此一切都是这般的顺利。

“小梁子,此行路途不近,要注意安全。还有,见到了公子之后情况如何一定要告诉我,不要在让人担心了。”张奡想到两人即将分手,便关心般地说着。

“我这里你放心,有三万大军跟着呢,不会有什么事情的,倒是你孤身留在京师,还是要注意安全的。那个血长空人不错,很可靠,你以后就带在身边,万一真是情况有变,马上离开京师,万不要以身涉险。”梁军同样也是出言关心着。

这段时间,两人共同留在京师,有太多的时间在一起,感情变得也是越发深厚了起来。

“好,我会注意自己安全的。”张奡重重点头,答应了下来。

乾清宫中,确定明天一早就会出发,崇祯还在叮嘱着自己的皇太子。

“慈烺,此去路上要注意安全,与大军呆在一起时如果遇到战事,万不可一时头脑发热冲锋陷阵。”

“你要记住,你是大明的皇太子,未来大明的皇上,是绝对不能出事的。”

“此行,你要尽力的拉拢有能力之人,同时还要观察他们是如何打仗的,有些事情学到了手中那就是本事,一辈子都是无法忘记的。”

“记得多来电报,给朕还有你母后报平安。”

“这一次是单独锻炼的机会,你一定要抓住。”

“到了应天府之后,要快些稳住那里的形势,魏国公与我们大明休戚与共,是可以相信之人,其它人品性如何,还需要你去观察...”

崇祯一句跟着一句的嘱咐,朱慈烺一脸的感动之意,他知道这是来自于父亲对儿子的关心。

皇太子突然要带兵三万由京师前往应天府,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毕竟要调动三万明军,像是这样的事情,即便是想要保密也是很难可以做到。

皇宫后殿,永和宫。

袁贵妃知晓了这个消息之后,脸色大喜。

虽然她现在并不知道应天府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还属于高度机密,仅限那几人知晓。但朱慈烺要离开京师,前往应天,且只带着三万明军步卒相随,这绝对是一个干掉他的好机会。

袁贵妃不会忘记,自己的父亲就是死在朱常武和朱慈烺的手中。

朱常武东奔西跑的,根本就无法知晓行踪。也只有他打了胜仗之后,传来消息她才后知后觉,便是想要动他也是无可奈何。

朱慈烺却是不一样,现在有了机会可以杀他,这样的好机会袁贵妃自然是不会放弃的。

她很早之前就与顺军联系过,有着与他们的联系方式,得知消息后,便马上让自己的心腹,永和宫的太监总管董春把消息给传了出去,转向到顺军那边。

......

庐州府,今合肥之地。

左良玉正带着大军驻扎于此,同时准备着过年的事宜。

大军打了败仗,有人劝左良玉马上回返武昌,毕竟那里才是他的大本营。

但左良玉并没有马上答应,他想继续看看,看看形势有何变化之后,在做定夺。

应天府中他可是安排了不少人,这些人传回的情报显示,明军虽然胜了,但兵力并没有多少,一时半会根本就对他形不成什么威胁。

即是没有威胁,他为何要走?

左良玉认为自己还是有机会的,比如说那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可以在战场上打败自己,但未必就会是那些最善于争斗的文臣对手。

纵观这些年来,大明不是没有出现良将,也曾一度打的流匪和建奴抬不起头来。但那又如何?最终这些良将不还是被自己人给玩死了吗?

听说那个朱常武就算是过了年,才刚满十八岁而已。

如此的年轻,想必勇是有的,但谋就未必了。

左良玉等的就是应天府中的那些老狐狸们出手,看看他们能不能解决了朱常武。

纵然就算是不能,可只要能拖他的后腿,那自己未必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只是因为应天府距离庐州还有段距离,他们之间又没有电报这般的好东西,对于朱常武被刺杀的事情完全不知情,不然的话,怕是这一会得知消息的左良玉就会忍不住仰天大笑了吧。

......

应天府。

城外龙兵军营。

此时里三层外三层的被围着。

轻重机枪都架了起来,任何人若是没有得到命令敢于靠近,那不管是什么身份,子弹都是不认人的。

刚刚,魏国公徐弘基便来了一趟,同样没有被获准入营,最终只能叹了口气之后转身离开,回到了城中。

军营最大的军帐之内,吉金凯有些脸红的站在那里,他的对面,朱常武正座在那里大吃大喝,完全不像是有一点事情的样子。

原本朱常武就无事,那一枪是打了过来,但打在了防弹衣上,只是带来了一记痛感,可只要伸手揉一揉,便是屁事没有。

但朱常武却装成了中枪的样子倒地,为的就是迷惑那些杀手,为吉金凯他们的到来争取更多的时间。万没有想到,魏国公府的家丁们冲了出来,打乱了他的计划。

当时的情况很乱,朱常武总不能高喝制止那些家丁不要过来吧,那岂不是要暴露了自己在拖延时间的事实?

无奈之下,朱常武只好将计就将,装死,他其实也想看看,魏国公府的这些家丁会怎么做。

还有就是,朱常武见对方出现,临时改变了计划,他决定要拉着魏国公府下水。

之前在清查应天府的情况时,可是没少受到到阻力。

事实证明,魏国公府就是最大的阻力之一,他的存在,就像是一颗定海神针一般,让应天府的官员纷纷求其庇护。

虽然徐弘基很聪明,并没有露面说些什么,但他没有表态就是一种表态。

正是因为他什么都没有做,即不帮那些大臣和权贵,也没有帮朱常武,才让一些事情的进展并不如意的。

朱常武理解对方,应天府可是人家的大本营,在这里经营了两百多年,关系早就盘根错节,有些事情的发生要说与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就像是一些官员贪污、一些权贵欺压百姓、一些豪绅剥削百姓的事情,魏国公府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采取了不去闻问,睁一眼闭一眼而已。

且魏国公府也并不是多么的干净,他们的手下之人也做过一些为非作歹之事,只因他们是国公府的家奴,没有人敢去查罢了。

当然,徐弘基的表现总的来说还是不错,但他的年纪太大了。

大到随时会因为一场小病而一命呜呼。

历史中,徐弘基因为京师被破,崇祯上吊,而一时气结而死。跟着就是他的儿子徐文爵继承了国公之位。

这位主,可是在清军杀到应天府的时候,就主动投降的人,可没有什么骨气可言。

即是魏国公府早晚会败落,朱常武不介意动手之人是自己。虽说不至于杀了他们,但至少也要大大的削弱一下对方的实力。

还是那句话,应天府是大明的应天府,是大明的陪都,而不是魏国公的应天府。

正好自己被刺杀的地方距离魏国公府很近,那便是拉对方下水的好机会。朱常武便有意装死,还憋住了气,让那些家丁误以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死人。

直到吉金凯带着龙兵赶来,一顿心急的摇晃之下,朱常武这才顺势而醒,跟着就被抬回了军营。

当时的吉金凯是真的被吓到了,他以为公子真是中了枪,性命危矣。

而在外面,有那么多人看着,朱常武又不能和吉金凯说自己无事,说出自己的计划,只能任由事情先继续发展下去。

可就是这一发展,吉金凯竟然就把消息发给了京师那边,现在想来,得到消息的京师众人一定都懵了吧。

吉金凯想着的就是公子出了事,他已经有责任了。若是不能第一时间通知其它人,那他的罪过只会更大。可随着大家把公子抬回到军帐之中,外人退出去之后,朱常武自己就从床上座了起来,跟着直喊有些饿了的时候,吉金凯站在那里是一脸的发懵。

这是什么情况?

公子应该是无事的吧。

可是自己...自己已经把消息传向到了京师,那边还指不定怎么想呢,那是不是自己太过心急,做错了事情呀。

此时的吉金凯就站在朱常武的对面,一脸的涨红,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消息传到京师了?”朱常武吃了一个七分饱之后,终于拿着毛巾一边擦着手,一边问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