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当世猛将(二合一)

《三国:克复中原》全本免费阅读

诸葛巡立于廊下,望着院中苍茫天色,白茫茫的水汽充斥视野。

连日的大雨,令诸葛巡心有忧虑,不说洪涝是否会发生,仅是如今结穗期的粳稻,泡久了水,对产量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老师,刘府君捎来口信,说攻取宛城的准备,皆停下了。”

马良在后头轻声汇报,私下之时,马良多以老师相称,不说他拜入诸葛氏门下,眼下他也正在和诸葛巡学习阿数与算术呢。

在他慢慢接受这种新式的计数和计算方式后,开始发觉它的奇妙,心中对诸葛巡也是增添几分崇敬。

“天不作美,只怕此次进取宛城,要无疾而终了。”

诸葛巡依旧仰头望天,发出一声感慨,他本不太看好这种乘兴而起的战事,但也没想到,会遭遇一场大暴雨。

“说不定,过两天雨就停了。”马良道。

“但愿吧,传书范永,让他这几日辛苦一番,巡视一下各处水情,若有灾情,及时上报。”

“喏。”

马良领命退去,诸葛巡继续观雨,心有所思:也不知道这等大雨之下,袁曹之战如何了。

···

雨又下了整整一日,申时末分,天色已是昏昏沉沉。guwo.org 风云小说网

宛城南,刘张联军帐中,张允坐于一旁,一手杵着下巴,望着营帐外发呆,刘备则端坐在张允对面,低眉思索,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关羽立于身侧,认真地捋着他的长髯,张飞则在营门口踱步,不时伸出头张望雨有没有停。

“这鸟雨,真能下,整年的雨都放在这几日下完了。”张飞嚷嚷着。

“三弟,这天要下雨,也怨不得。”关羽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句。

“堆了几日的土坡,全垮了,莫非天意助曹!”

刘备抬起头,喝斥一声:“三弟不可胡言!”

然后望向张允,笑道:“立公兄,这雨一直下下去,亦不是法子,不说攻城不得,目下就连跨江输送粮草都十分困难了。”

张允回神,面露不甘,“难道就这么算了?”

刘备无言以对,目下袁绍与曹操战况正是焦灼之时,刘备很想在南阳打开局面,以应援袁绍。

甚至,若是战况进展顺利,还有机会进兵许都。

没想到宛城的高墙,就将他拦住了。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实心中都清楚,耗下去不是什么好事,但双方的不甘心几乎都写在了脸上。

“要不,问一问诸葛先生的意思?若粮草能送,便坚持下去,若是困难,再从长计议吧。”刘备提议。

从长计议,基本上就是没戏了。

张允点点头,“也只好如此了。”

于是刘备亲自执笔,给诸葛巡写信,写到一半,忽有一名浑身浸透的兵士冲入营中。

“刘府君,张都尉,大事不好,淯水……决堤了,大水已经淹了部分营区,正朝这边蔓延!”

刘备执笔的手忽然顿在空中,尤是难以置信,却也知道此事的后果。

营区若是淹了,莫说进攻,连待都待不下去了。

“将士们如何?”刘备连忙问。

“部分人被水冲走了,下落不明。”

刘备不再多问,不由分说冒雨走入马棚,开始解马。

这等事,汇报是汇报不清楚的,损失如何,刘备打算亲自看看。

南阳地势平坦,不会形成什么席卷的大水势,刘备是如此判断的。

关张见状,也连忙跟上,骑马追着刘备而去。

张允面露忧色,又问了一句:“被冲掉的营,是哪一军的?”

“是刘府君帐下兵马。”

张允轻喘一息,松了口气。

不是自己麾下兵马就好,然后召来数人,命他们前去营中通报,将营改扎到坡地上去。

刘备在大雨中疾驰,朝着东面最外围的营地而去,面上水流如注,也毫不顾及。

直到到达营地,才看到泡水的营地,这地方,差不多是整块营区地势最低处,此时营中水位,差不多已经及膝。

营内到处是木头,草料,帐布等等各种各类的漂浮物,营中兵士也是狼狈不堪,好像吃了一场大败仗。

“傅军侯呢?”

“军侯带人去查探水情了,还未回来。”

“营中可有伤亡?”

那名兵士摇了摇头,“还未发现,不过失踪了六十多人。”

刘备目光再度转向水面,可以想象,应该是第一波洪水来袭,猝不及防之下被冲走了,但是因为南阳地势平坦开阔,水势不急,而且蔓延开后,便开始徐徐上升。

可即便如此,还是给营地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速速派人寻找失踪之人!”刘备下令,随后勒转马头,正欲往东,便见傅士仁率十数骑回来。

傅士仁见是刘备,连忙上前,拱手禀报。

“主公,淯水河堤并非自行崩溃,而是被人故意破坏,沿途道路,庄稼,几乎尽数被毁。”

刘备心头一惊,竟是有人刻意为之。

那么是谁,也无需多想了,除了驻守宛城的骆青,还能有谁。

“想不到骆青为守宛城,竟枉顾百姓死

活,转眼就能收割的庄稼,可惜……”

傅士仁接着道:“淯水还在继续外灌,河堤多数皆有崩溃征兆,主公,我军得……得撤。”

傅士仁十分为难地提议道。

刘备面露愠色,如此局面,已非人力所能阻。

“士仁,将你部人马入他营暂歇,至于东西,能收回多少,便收回多少吧,失踪兵士,务必尽心寻找。”刘备大声道。

“喏!”傅士仁沉声领命。

关羽策马上前,“大哥,不如还是先撤吧,万一再淯水决堤,全军危矣。”

“嗐!”刘备重叹一声,喷出一道水汽,他捋了捋粘在脸上的胡须,重重地点头。

“事到如今,已不是攻不攻的问题了。”

下半句“不得不撤”没有说出口,是刘备最后的倔强。

···

宛城南门,城楼檐子下,郭嘉极目远眺,隐约可见刘备张允大营之中,已被大水淹成一片水面。

水面上人头攒动,已不是前几日那般安宁景象。

雨小了些,郭嘉与骆青才能勉强得见。

“祭酒妙计,果真不日退敌,骆青佩服不已!”骆青心情愉悦,嘴里对郭嘉也不吝溢美之词。

郭嘉轻叹一声,“退敌简单,却也代价不小。”

骆青以为郭嘉说的是开挖河堤时,因为密集劳动,不慎跌落淯水者数十人,而淯水决堤时,还有上百民夫未及时撤离,被大水裹挟而走。

“祭酒多虑了,既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骆青轻描淡写道。

郭嘉看了骆青一眼,然后继续前眺,不发一言。

郭嘉说的其实是大水毁坏的庄稼,因为他知道,第一波被冲毁的庄稼,不过寥寥。

后续上游洪峰来临,对这处破损的河堤来说,对宛城以南数万亩粮食而言,才是真正的灾难。

可如今明公正值最关键与险恶的境地,容不得半点差错,若是能一场大水保下宛城,进而保住南阳,这便是变相保住了许昌,保住了明公的后方。

郭嘉心头很清楚,这代价,值得!

美中不足的是,刘备军与张允军,似乎吃了点小亏,就想撤了,这与郭嘉的预期,有些差距。

若他们再坚持坚持,坚持到洪峰到来,然后一波推完,那就美了。

“骆将军。”郭嘉突然唤道。

“祭酒有何吩咐?”

“刘备要走了,你们相持日久,不去送送吗?”

骆青一愣,不知郭嘉何意。

“末将不太明白。”

郭嘉侧过头,轻抚小须,“洪峰未至,怎能让客军就这般走了呢?”

骆青这下懂了,郭嘉不是要他们撤,而是想要他们死。

“末将明白!”

···

刘备与张允最终还是达成一致,放弃宛城,暂且撤军,等天气好些了,再就近图谋蒯越所在的育阳,绕开宛城北上。

见识过宛城的城高壑深,两人也是有点服气了。

正收拾间,一名兵士来报:“府君,都尉,宛城守将骆青出城朝大营来了。”

张允顿时火冒三丈,怒骂道:“畜产儿,竟还敢挑衅,看我不去活刮了他!”

说着,开始四下探寻:“我刀呢,来人,取我刀来!”

刘备连忙劝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