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吴广拒婚

三月初六,上巳节刚过,一张硕大的布告贴在了太康乡的乡市大门上。

来往的乡人中有识字的看上一眼,当场惊叫出声。

“徭役!官府又要征徭了!”

一语既出,引起惶恐一片。

“这眼看时间都快到春耕了,这时候征发徭役是想干嘛?官府不是说征发徭役要尽量避开春耕和秋收吗?”

“应该是刑徒隶臣不够用了,所以才在这时候招人。也不知道这次徭役远不远,会不会分派到我头上。”

“听说隔壁乡有一批人在上个月被征去关中修帝陵,这一路上千里的路程,不知能有几人回来。希望这次徭役不是征去关中的。”

“他如果征到我,我就连夜跑了。”

秦法规定官府征发黔首服徭役时,要在乡市的大门张贴布告进行通知,使黔首周知此事,按公告服役,避免获罪,起到一个传播通告的作用。

可在某些情况下,这一张布告会加剧恐慌的传播。

好在乡啬夫亲自出面,向乡民表示这一次的徭役是前往陈县修路,迎接二世皇帝圣驾,这才让黔首们放松下来,不像之前那么抗拒。

“凡事总怕对比,和被征去关中修帝陵相比,在本地郡县修路筑墙算是个轻松活了。”

吴广摇头感叹。

他之前曾经有过疑惑,秦国的严刑苛法确实比昔日六国严格许多,这点没的说。但在赋税力役上,秦和昔日六国相比,并不算重。

为什么在秦统一后,六国之民会叫苦不已,还说“秦之力役三十倍于古”,“天下苦秦久矣”。

到了如今,他是明白了。

在秦统一前,各国之民只在本国输租服役,服役的距离不远,成本不高,再加上环境气候都能适应,不会给人民带来多大困扰。

可在秦统一后,六国遗民往往要被征召到关中、长城、百越等地进行服役,常常跨越千里,甚至数千里的距离,使得黔首的实际负担大大增加。

来回一趟就是数月甚至是一年以上的时间,不仅消耗大量钱粮,还会耽误家中生产,少了壮劳力,田地里收成就会减少,自然会觉得田租赋税重了。

且因为秦的工程量大,北方长城、南方百越这些地方又环境恶劣,让许多六国之民死于道中,往往一去不复返,所以人人闻徭役而惧怕,出现不少逃避徭役的亡人。

当年刘邦押人前往关中骊山服役,结果这些人惧怕,半路上就跑大半,最后连刘邦自己也跑了,就是一个典型逃役的例子。

现在官府宣告此次徭役的内容是在本郡修路,黔首不满的情绪略略减少。

接下来只需等待乡官根据手头掌握的户籍情况,平均进行摊派,最后在里典、父老的陪同下,逐户通知并征发。

而在徭役人选确定下来前,章伯私下里进了吴广家门,对他露出神秘的笑容。

“吴叔,我帮你在乡部寻啬夫通融,这一次的徭役让你去服,可免去奔波之苦。”

吴广怔了下,神色古怪的看着章伯。

这老头对他还挺好。

如果他这次被征召去陈县修路,那么至少一年内他都不会有再被征发到关中服役的风险,算下来真是个好差事。

吴广不知道历史上的他是否服过此次徭役,但人家章伯好意,这种事情不好拒绝。

他还听说这次服役是给皇帝修驰道,以及维持彼时的输送转租,很有可能会看到二世皇帝御驾,这一点对他来说,是個诱惑。

秦二世啊,现在不见,以后可能就见不到了。

只是略一迟疑,吴广便上前拱手道:“多谢章伯厚爱,此事劳烦长者了。”

“小事。”

章伯抚须而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