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勇冠三军

就在双方争吵不已的时候,这时候朝堂外面再次送来了八百里捷报……

“臣,一等子张家口关隘副教贾珍顿谢叩首,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于六月初十率领部众于宣府百里周围秘密猎杀鞑子骑兵,历经二十余日将外围10万鞑子骑兵给清剿一空,而后使用缴获的战马组成火马阵作为先锋,马踏鞑子连营数十里,灭杀鞑子无数,鞑子只剩一小部分逃回草原,除了赤川部落其余8大部落首领,以及下属头人将领的首级已被微臣取得,此时正在送往京城的路上……”

听到贾珍这边的奏报,所有人都不由得有些茫然,什么时候草原鞑子竟然变得如此懦弱。

贾珍那边兵马再多也不会超过5000,区区5000人,竟然横扫了整个草原的鞑子?

想到在之前草原鞑子淫威之下瑟瑟发抖的大臣君臣,除了不可思议外,就是脸色发红。

后面杨国柱以及牛满马贲的奏折,同样证实了贾真这边战功的真实性,同时三人所收获的鞑子首级同样也在前来京城的路上。

好在之前贾珍这边有过剿灭赤川部落的战绩,所以此事虽然更加离奇,但并没有人跑出来泼冷水。

如果这时一旦自己出去做了出头鸟,这消息是假的还好,那自然是功劳在手。

但如果消息为真,为了平息边关将领的怒火,恐怕自己这边轻则丢官罢爵,重则人头落地,因此并没有人愿意出这个头。

至于当今这边,确实十分的惊喜,但随之而来却是深深的苦恼。

当今虽然希望自己的朝堂之中出现一位栋梁之材,但绝对不希望这栋梁之材是贾珍,甚至是贾府,或者说四王八公当中的人。

现在这些勋贵的势力实在是太大,几乎深入到了大陈朝军队中的方方面面。

可惜对于皇家来说皇室子弟是不可能掌兵权的,所有掌兵权的皇氏子弟要么是造反,要么是下场凄惨。

皇帝这边的权力大小,要看能不能收拢这些老牌的勋贵,也就是兵权枪杆子。

另外还要看看能不能震慑住内阁六部大臣,也就是官帽子。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财权,没钱什么都做不了,这三个方面,只要有一个出了纰漏,那就是大问题。

好在当今这边儿身后还有个太上皇坐镇,即便当今登基时间不长,但倒也不怕出错。

当然这样一来有好有坏,好处是当今不用怕做错事,让大陈陷于万劫不复之地。

坏处就是太上皇手中权势日益渐重,让新皇几乎成了木偶傀儡,甚至有着太上皇要废立的消息……

看看整个朝堂格局便知,太上皇的权势有多重,四王八公手中有兵权,他们可是太上皇的人。

朝廷百官当中,六位阁臣当中有4位都是太上皇的人,而剩下的2位则是属于那种守身清正的,一心做事不偏不倚。

而财务方面那就更不用说,扬州巡盐御史便是太上皇的钱袋子,甚至是江南金陵那边的甄家同样给太上皇送上无数的财宝钱银。

说句不好听的,估计当今这边应该是大陈建国以来最穷的皇帝,没有之一。

他的就算是想从内帑之中拿出五十万两银子都够呛。

在太上皇那边,谁也不知道其私库中有着多少钱银,至少在太上皇这边不再外出京城后,尽管生活还是十分的奢华,但相对于太上皇手中的钱银来说不值一提。

倒是当今这边想要做什么事情也只能通过国库,但是国库这边又掌握在太上皇手心心腹的手中,这让皇帝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感觉到十分掣肘。

可惜当今这边到底还是年轻,如果他能够抓住机会笼络一些老牌勋贵,等自己这边的人成长起来后,再露出獠牙那样也就无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